上海新闻

“中华学人与廿一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沪开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90

  
韩正指出:上海发展须把握五个环节
    
  一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不断增强城市持续创新的能力;
  
  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四是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四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国际研讨会7月22日上午在富豪环球东亚酒店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韩正代表市政府向关心上海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上海已经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将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筹办2010年世博会的有利时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等“软件”建设。
  韩正强调了上海下一阶段发展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环节:一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不断增强城市持续创新能力;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四是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韩正指出,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源泉。上海要学习借鉴世界上著名大都市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融会先进文化、切合上海特点的城市精神,不断改善和提升城市形象,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韩启德在演讲中说,文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一个国家如果国民身体健康素质不高,国家就不会有活力,人民也得不到幸福。国家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素质。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我们国家在卫生方面的投资已经占到GDP的5%,今后比例还将有较大的提高。
  健康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上对国民经济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国民收入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农村比城市更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说,投资健康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举措之一,人强则国强。
  韩启德说,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转型中,卫生事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传染病的防治、食品的安全、医疗保障和人口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整个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环境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必将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把保障国民健康放在优先地位,上海完全有条件率先做到这一点。
  晚上,研讨会组委会在新锦江大酒店举行欢迎宴会,市委副书记罗世谦出席并致辞。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会长沈红光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副市长杨晓渡作专题发言,市政协副主席谢丽娟出席了欢迎宴会,市欧美同学会会长严东生主持开幕式。
  1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及留学生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