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人们常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位于海、陆、河交汇处的“上海之肾”―――崇明东滩,对于周边环境和大气成分的变化有何作用,至今仍是一个谜。日前,20多位大气专家经过周密论证,一致建议:在崇明东滩这一长江口典型的河口湿地内建立大气成分综合观测站,既能全面了解上海的“肾功能”,也可监测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成果。
“上海崇明东滩(河口湿地)大气成分综合观测站”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按照项目总体规划目标,崇明东滩大气成分综合观测站将逐步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干湿沉降、海洋气象、梯度风、生态等观测项目。与会专家认为,以崇明东滩为重点,建设包括近海岛屿、海上石油平台等站点构成的综合观测站网,将是研究湿地生态和海陆气候的理想平台。在城市群和海洋相互作用下,区域大气环境是否会有改变?湿地生态系统与大气成分之间的关系有多紧密?污染物如何从海、陆、气跨境输送?这些问题都有待在综合观测站网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