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4月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上海世博会建设决不会破坏历史建筑。
焦扬说,近来有媒体担心世博会建设将使上海历史建筑受到破坏,这是不必要的。上海历来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地区的保护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来考虑。特别是2003年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上海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更是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据了解,上海于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1989年到现在,上海先后确定了四批632处共2138幢优秀历史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其中61处为文物保护单位。上海还较早地开展了历史文化风貌区成片保护工作。2002年市人大立法颁布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根据上述条例,2003年上海确定了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27平方公里,占上海市老城区的1/3,2005年又确定了郊区及浦东新区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
2005年市政府正式成立“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保护工作由市规划局、市房地局和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三家共管,各司其职,基本形成了上海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体制。焦扬说,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去年本市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心城区各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保护规划探索了一套新的保护模式,其中一些做法具有创新特点。
焦扬透露,上海在积极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正在筹划扩大保护范围和强化保护力度。一是着重做好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及工商产业建筑中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基础调研工作,为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的推荐申报做好前期准备。二是研究确定郊区范围内具有一定生态风貌景观特色的自然村落,进行风貌保护与整治。三是新增一部分市级、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四是探索构建全面完整的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的分层级和分类别的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