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我国超导实用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京沪联手超导电缆“上岗”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8

  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网,曾是我们梦想的目标,而沪产超导电缆,开始向这一梦想迈出了扎实一步。7月12日,从上海电缆厂传来消息,7月10日,由该厂和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公司联合制成的我国第一组超导电力电缆在昆明普吉变电站一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超导实用化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了解,并网成功的三根超导电力电缆,每根长33米、额定电压35千伏,额定电流2000安培。这组超导电缆于4月19日在昆明普吉变电站投入试运行,经受两个多月多种气象条件的考验,运行状态良好。与常规电缆相比,导体损耗不足常规电缆的1/10,运行总损耗也仅为常规电缆的50%―60%,而同样截面的超导电缆的电流输送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从长远上看,超导电力电缆的成功并网,将根本解决我国“西电东送”等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问题。当然,专家也表示,超导电力电缆大规模运用,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相关链接
  超导现象是1911年荷兰人H・K・昂尼斯首先发现的。他观察到水银在零下269摄氏度的超低温液氦中电阻为零。电阻值为零意味着通电时完全不会因发热而导致能量损失,它能解决通常大电流通过时存在的发热和电流损耗等问题。
  超导电缆技术的发展已有10余年历史。到目前为止,参与超导电缆技术研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日本、中国和韩国等。其中美国于1992年开始研究和开发超导电缆技术,并于1999年底并网运行了冷绝缘超导电缆,从而成为最早发展超导电缆技术的国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