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首个全国性行业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将在沪开馆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64

  

  全面展示中国烟草工业发展历程的中国烟草博物馆,将于7月15日起在上海长阳路728号开馆。这是本市首个全国性的行业博物馆。中国烟草博物馆是由全国烟草行业共同捐资创建的。建立这样一个特殊的博物馆并非为了彰扬烟草的魔力,只是希望以博物馆的方式客观地展示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国烟草工业发展的历史。而选择上海建立这样一个特殊的博物馆,其主要的原因是: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近现代中国烟草工业的重镇。
 
  
首个机制卷烟
  
  中国烟草博物馆以丰富的实物、照片、文字材料展现了中国民族烟草工业崛起的历史。
  
  博物馆展厅内,展示着袁世凯批准创办北洋烟公司的“堂批”和招股章程等实物。据介绍,1902年,当时的清政府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提倡“实业救国”,在天津开办“官商合办”北洋烟公司和北洋烟厂,第二年,便生产出了中国第一个机制卷烟――龙球牌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可以说是近现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民族烟草企业。博物馆内展出的大量的照片和文字见证了这家中国民族烟草企业的成长历程。这家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是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两人创办的。1905年,他们在香港创办广东南洋烟草公司,1916年更名为中国南洋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垄断进行了长期的竞争。
  
  二十世纪初,除了南洋烟草公司,还有华成、福兴、人和、德隆、三星、四民、中华等十多家民族烟草企业崛起。这与当时中国人民反帝浪潮的涌起有关,抵制洋货的运动为民族企业的兴盛提供了良机。
  
  
马背上的烟厂
  
  博物馆丰富的展品显示:抗战期间,中国各地的民族卷烟工厂大多数被挤垮。在日军侵占的东北、华北及华东地区,民族卷烟工厂几乎全线停业,或被日军侵占。
  
  但在革命根据地,卷烟产业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延安烟厂,抗大、大达等卷烟厂,生产出了在解放区革命根据地颇有影响的“三三”、“女将军”、“双鱼”等品牌的卷烟。在苏北和皖南的新四军各部,也创办了烟厂,并有“黄猫”、“金虎”、“飞虎”等品牌香烟问世。有不少八路军、新四军烟厂因为条件简陋,还被戏称为马背上的烟厂。博物馆展厅内还有个小小蜡像馆,再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烟厂场景,其中部分生产工具还是当年的原物。
  
  
司令与旱烟袋
  
  不少名人与烟草也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许多故事。博物馆内专门辟出一章,介绍了毛泽东、宋庆龄、邓小平、陈毅、鲁迅、林语堂、田汉等与烟草的趣话。其中,有一件普普通通的旱烟袋,给记者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这件普普通通的旱烟袋曾经是东北抗日联军司令员杨靖宇将军的爱物,后来他把它送给了自己的部下阎洪由。
  
  一次,抗联夜宿在漂河川的半拉撮落屯,半夜时分突然遭到日伪军的偷袭,由于阎洪由是当地人,带领战友从后山的沟塘子钻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过后杨司令把这个小旱烟袋送给了阎洪由,他一直保存着、使用着。老人去世后,这个珍贵的烟袋由蛟河烟叶公司送到了中国烟草博物馆,将首次与公众见面。
  
  

邓小平当年用过的烟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