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秩序井然 上海经受高温考验
37摄氏度!今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这是今年的连续第三个超过3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尚未出梅,上海便遭受首轮高温“烤”验,历史罕有。市民的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城市的运行节奏有没有放慢?记者出发,从凌晨到深夜,眼前的一切秩序井然,水、电、煤、菜篮子……
为了这一切的井然,多少人冒着高温,恪守着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也有多少人不计个人得失,默默奉献……高温,又一次聚焦出上海的可爱,可爱上海!
[凌晨5点]
公共交通,运营正常
东方微曦,空气中的热气已然灼人。“又是一个高温天。”灌好满满一瓶水,驾驶员谢亚平登上了522路公交车。5点10分,522路准时从宁阳路站驶出,开始它一天的运营。此时,同522路一样,千百辆公交车、出租车驶上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连续三天,上海951条公交线路上数万名司售人员,奋战在高温第一线。据悉,目前上海公交车中非空调车仍占60%,这意味着六成司售人员在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工作。为保证行车安全,交通部门做好了应急措施:在终点站安装空调设备,高峰时段增派车辆,低谷时段延长发车间隔,为司机发放饮料、毛巾……
随着温度节节攀升,出租车的预定热线也越来越“热”。据强生出租汽车公司统计,这三天平均日预定量达到1.4万车次,比平日上升近50%。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沪上出租车的空驶率下降了10%,但出租车供求基本平衡。
[清晨6点]
家电,迎来空调高峰
清晨6点,闵行区华翔路的国美电器配送中心,送货来的集卡轰轰声不停……该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空调销售旺季到了,我们配送中心50多名工人和管理人员几乎天天吃住在公司。“我们已备下近10万台空调的库存,以每天5000台的出货量计,今年的销售旺季过得去。”
备战空调销售高峰如今是家电行业的重心。苏宁、国美等均承诺空调“24小时安装到位”,苏宁电器每天还有1000台品牌空调“即买即装”;国美还特意为每家门店安装了直通配送中心的宽带系统,专门负责把购买空调的消费者的个人资料传输到配送中心。
国美网下有40家协议安装队,共5000多名安装工人,这两天,每个工人每天平均安装5-7台空调。
[上午8点]
食品,安全重中之重
食品安全是超市工作重中之重。上午8点,金沙江路农工商超市质监部,甘经理正向超市负责人强调高温天气应注意的事项。
“为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已开过几次碰头会,有一种牛奶原保鲜期为14天,现坚决要求供应商把保鲜期缩短到了7天。”农工商还要求各门店把生鲜商品打折销售的时间提前,而豆制品必须做到当天生产当天销售,如违规,一定严惩。
高温高湿病虫害高发,也给蔬菜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蔬菜集团副总经理吴唯忠说:“蔬菜上市前,农民们要进行两次农残检验。我们也扩大了检测覆盖面,特别是各种叶菜,绝不让农残超标的蔬菜流入批发市场。”
[中午12点]
医院,急症人数上升
午饭时间,仁济医院急诊室还是十分忙碌。值班医生告诉,这两天日均急诊人数上升至400多人次,比平时整整翻了一番,其中老年病人占到七成以上,胃肠道功能失调、上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高温期间三大“杀手”。据悉,为避免出现就诊高峰,仁济医院已将门诊时间从原先的7:30提前至6:45,并抬出了医用担架充当临时床位,同时加派值班医生。
为给住院病人消解酷热,本市一些医院动足脑筋。如徐汇区中心医院,启动了高温应急预案:原先22时停机的空调设为通宵恒温;医院十余名营养膳食科员工及时调整食谱,并增加了不少供病人防暑降温的饮品。
[下午2点]
确保供水,市民无忧
闸北水厂,来自于长江口陈行水库浑浊泛黄的原水,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工序,变成洁净的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负责杨浦、虹口、宝山地区百万人口用水的闸北水厂日供水量,已由平时的19万吨左右攀升至24万吨,并且还有继续向上攀升的趋势。为保证市民用水,水厂24小时加班。
同闸北水厂一样,全市各大水厂都已开足马力。记者从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获悉,连续3天高温,申城供水高峰比往年提前了1个月。昨日全市供水量已达590万吨。有关负责人说,虽然用水量增长较快,但仍未超过630万吨的供水能力,市民用水无忧。
[下午3点]
菜篮子,汗水换来丰盛
下午3点,地面已被烤得发烫。而进入密封的蔬菜大棚更是闷热,闵行区正义园艺场副总经理朱志财却带着村民,一头扎进了闷热的大棚。为给市民提供可口的蔬菜,59岁的他每天都要在园艺场300多个大棚里转上好几遍。
农民李国强正忙着起黄瓜秧。“大概总共要移一万来棵。太阳下去后,把它们都栽到大田里。蔬菜可不等人。我们这里每天几十吨蔬菜往外送,如果不一茬接一茬往下种,你们城里人吃菜不就断档了嘛?”他黝黑的脸庞上满是汗水,浸着汗水的衣服都湿透了,紧紧地贴着背。
李国强自豪地说,再过几个小时,天黑了,我们就要开始给城里送菜啦。负责搬运的农民王国春也自豪地道,像我这样的搬运工人全场有40名,我们平均每人每天要搬运1500公斤的蔬菜;若再算上装车、卸车两道工序,每人一天的搬运量就是3000公斤……
是的,种菜人有理由自豪,当一辆辆满载蔬菜的货车在茫茫夜色中隆隆奔赴全市各大超市、企业的时候,是他们的汗水,换来了城里人满当当的菜篮子……
[晚上10点]
避峰让电,1200家企业
晚上10点,当整个城市开始逐渐入睡,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煤气生产辅助装置上数百名工人,却一改往日正常作息时间,走上了他们的工作岗位―――他们要抢在深夜电力负荷低谷时,为第二天的生产做好准备。
持续高温,将一道难题放在了焦化公司面前。为了确保城市供电安全,他们需要错峰避峰。但与此同时,企业却又要承担保障城市煤气供应的重任,随着气温的升高,这几天公司的煤气日销售量一直保持历史高位。现在要避峰让电,又要开足马力生产满足煤气供应需求,怎么办?焦化公司决定,将可间歇性用电的生产,都挪到晚上,而将白天有限的电力供应,全部用到煤气生产上去。
为了错峰避峰,为了在白天电力紧张时给居民用电让道,给更需要电的企业让道,目前本市已有1200家企业像焦化公司一样顾全大局,实行“昼夜对换”,深夜上班,白天让电。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大家都明白,辛苦一点,值得。
所以,亲爱的市民,当你享受便利的交通、无虞的供水、丰富的食品、清凉的空调时―――
请别忘了,我们这座城市,“血脉”正常运转的背后……
衣食住行盛夏攻略
高温来袭,身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小编特采辑了几则高温生活指南,为你消暑降温,有益健康。
衣,丝绸全棉不赤膊
当气温接近37℃,皮肤赤裸在外,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打赤膊会感觉更热。所以暑热难熬之时,男人不要打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夏季衣料以丝、棉、麻等天然纤维最好,既可防止强烈的日光照射、保护皮肤,又可通风发汗,使人凉爽。
食,多喝绿茶多补钾
什么是最好的降暑饮品?据研究,热天喝冷饮,体表温度能下降0.5℃。饮凉茶降0.4至1.5℃,而饮热茶则能降1至2℃。而且,饮茶降温可保持15分钟左右,饮料则均无此效果。另外,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较多,由此造成低血钾现象,表现为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应酌量补充含钾食物,如草莓、荔枝、桃子等水果,青菜、大葱、芹菜等蔬菜。
住,空调变温多通风
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的自我保护状态,不至患病。但变换温度的幅度应控制在3-5摄氏度。不过,最好应尽量少用空调,经常改善通风条件,每天早晨及傍晚应定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另外在早晚气温不高时,适当进行些户外运动。
行,出门随身带点盐
夏季外出,不妨带点盐,好处多多。大量出汗后饮杯浓度为0.5%的盐水,可立即补充人体所失去的盐分,还能预防中暑。此外,由于夏日出汗较多,擦过汗的毛巾常常会变得粘乎乎的,此时不妨用食盐搓洗,再用清水漂净晾干,使用时毛巾不但柔软,清洁如新,且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神,情绪中暑要当心
炎热的天气是“情绪中暑”的高发季。当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容易激发暴躁易怒的精神状态。所以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妨想想一池清水、一片绿林、一片蓝天等各种让人凉快的事物,平静一下心情。同时,也应该及时调整各方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