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龙岩市党政代表团考察泰宁旅游产业发展经验小记

来自:闽西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7

    事在人为 贵在人为

    “很多事情,做了就有可能成功,不做,永远都不会成功!从泰宁身上,我们更加体会到‘事在人为、贵在人为’的道理。”8月31日,我市党政代表团在学习考察三明泰宁旅游产业发展经验时,代表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说。

    泰宁,曾经只是三明市一个是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山
区小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泰宁先后取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8块国家级品牌。从取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县”,再到“世界地质公园”,实现三次大跨越,从国内走向世界,仅用了4年时间。这在全国实属罕见,被业内称之为“泰宁速度”、“泰宁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寨下大峡谷是“泰宁式”青年期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的集中代表,但直到2004年6月才被发现与命名。同年9月中旬,泰宁决定将之作为“申遗”科考路线上报。但那时的寨下大峡谷仍只是一个原始荒芜、杂草丛生的“山沟”。仅仅两个半月后,昔日只有鸟踪兽迹的荒谷,已经建成为地质科考与生态旅游完美结合的现代景区,停车场、公厕、步道、标识系统一应俱全,而且与景观环境、人文环境协调融合,每一个建设细节都精致独到,甚至连随行导游的英文翻译也相当专业而到位,让世界地质公园专家实地考察团的代表惊叹不已。

    寨下大峡谷鬼斧神工般雕凿出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吸引着考察者们惊叹的目光。泰宁古城内由81个人物、11头牛、8匹马组成“千年赋”铜雕,折射出这座古城的凝重与沧桑。建筑布局严谨合理,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泰宁尚书第则让考察者们深深地思索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系。而功能齐全的泰宁旅游集散中心,令考察者们思考闽西旅游如何开辟更大的市场。

    “在‘申遗’过程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竞争强等重重压力,泰宁始终坚持‘不干则已,干则必成’的做事风格,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不仅要攻坚克难干成,而且要雷厉风行快干。凡是与‘申遗’有关的事项,只要不违背政策法规,一律实行‘先上车、后买票’和‘一事一议’的办法,急事急办。”这是我市代表团成员向泰宁县委书记曾祥辉请教“泰宁速度”如何创造时,所得到的回答。

    “当前,我市冠豸山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泰宁现象’、‘泰宁速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泰宁在抓旅游产业所体现出的先行先试的精神,对于我们抓其他产业同样也有很大的启发。”考察结束后,我市党政代表团成员表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泰宁旅游业的发展经验,用系统开放的大旅游的先进理念,扎实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闽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陈发胜 王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