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在住宅价格不断攀升、市民投资住宅信心一度受挫的背景下,申城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迹象:上海人的购房视线开始转移到商业地产领域。7月2日,位于长寿路的半岛休闲广场开盘当天,经历41个小时排队的百余位购房者,当天就抢购了价值达1.5亿元的商铺,创下了今年以来上海商铺销售日均成交额的新高。这一现象说明,“浙江商铺”观念已在上海投资经营者中形成效应,上海人对商业地产的信心正在升温。
近年来,上海商业地产日益引起市场关注。从去年1月至今年3月,上海市场共推出商业用房75例,与住宅480例的个案供应之比为1:6.4。上海一年中共推出总建筑面积为100多万平方米的商铺,与住宅面积比为1:20,按上海市政府规划规定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按5.5%配备推算,上海商铺有效上市面积在短期内依旧不足。从去年迄今上海推出的商业用房看,有54个商业项目集中在去年下半年及今年首季,目前上海在售的商业楼盘仅33个,短期供应量紧缺。
从需求市场来看,受“浙江商铺”现象影响,上海投资经营者日益关注商业地产板块。据专业部门对第二届上海商铺展定点调查显示,上海商铺购房者中投资和自营的比例为59%和41%,而今年6月份的第三届商铺展调查发现,投资和自营的比例变为65%和35%,这说明上海市民对商铺市场信心已迅速提升。在传统的南京路、淮海路商业铺位租售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中价商铺市场,特别是可分割型中价商铺成为市场的热中之热。
从上海7月商铺热的背后,专家们解析了中价商铺市场热销的三大原因:
一是商铺市场性价比成为购买中价商铺的第一要素。上海传统“三街四城”由于租售价格水涨船高,市民对商铺市场的热情和焦点开始落脚到二板商业市场。与现有租金价格相比,性价比是客户青睐的最大动因。据对目前热销商铺的现场统计,有82%的购房者非常熟悉上海商铺市场,抢购原因之一是这些商铺的性价比合理。
二是新型商业业态是驱动置业、投资中价商铺的第二要素。新建热销商铺一改传统百货的业态业位,采用休闲服务和店中店的“剪刀差”定位,以长寿路一些新建商铺看,不仅展示了长寿路未来区位有效商业服务的个性,还补充了这一人流集散地的中偏高商业用房严重不足的现状。
三是商铺市场动态价值是中价商铺热销的第三要素。区域内投资者众多,大多购房者非常了解当地政府对本区域沿街商业改造整顿力度,看好近年来地区人口结构变化后的高消费客户,即关注中价商铺的动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