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新华医院国内率先设立产房外科 畸形患儿成功摘除巨型囊肿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4

  嗜睡、小手空心握拳,宝宝(化名)似乎和正常的新生儿没有什么两样,只有腹部那条7厘米的伤疤印证着他曾是个濒临死亡的婴儿。6月30日,是宝宝健康离开二医大附属新华医院的日子,正是这家医院在全国率先设立的产房外科给予了他第二次全新的生命。
  
  宝宝是新华医院产房儿科的第二例接受手术的新生畸形患儿,这例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小儿外科畸形早期外科干预治疗水平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领域。
  
  在妈妈腹中孕育到34周的时候,医生通过B超发现了宝宝腹内有一个巨大的囊肿,先天性畸形儿便与宝宝联在了一起。36周时,囊肿破裂。宝宝必须提前出生,并立即接受手术治疗。4月7日,新华医院的儿外科、妇产科、儿内科、麻醉科等科室的精干力量严阵以待。当妇产科主任杨祖菁从妈妈腹中把宝宝拉出的时候,宝宝全身发紫,肚子肿大,阴囊大得好像一个电灯泡。
  
  像宝宝这样的先天性畸形儿,普通手术的死亡率超过50%。而产房外科手术就可以将分期手术合并成一次性手术,产房与手术室仅一墙之隔。这样的手术在国外相对比较成熟,既保护了患儿家庭的隐私,又可以令婴儿免受细菌的感染。
  
  输氧、插管、B超检查、清洗、麻醉,医生们用最快的速度为宝宝做好了术前准备。儿外科“三驾马车”两位教授、主任医师施诚仁、蔡威和副教授王俊一起上台。切开宝宝腹部后,黄色的粪水源源流出,宝宝的小肠中段闭锁、穿孔、广泛粘连,而且排泄物已经充满了阴囊。手术医生当机立断,先后采取切除穿孔和闭锁的肠段,切除巨大囊肿,施行肠吻合等手术,并植入空肠营养导管等,为宝宝建立维持生命的诸多支持手段。出手术室时,宝宝浑身插着9根导管。
  
  2个多月的时间里,导管渐次离开了宝宝的身体,他也逐渐强壮起来。6月30日,妈妈看着宝宝伸展手脚,感动万分。施诚仁介绍,该院对患儿进行早期医疗干预的理念从酝酿到临床已经历时六年,如今第二例患儿的顺利出院显示了这项理念由构想正式成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