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个人资料刻意隐瞒 用血安全留下隐患 无偿献血谢绝无名英雄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88

  “可以不留名吗?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中山公园旁的一辆流动采血车上,二十出头的小鹂将首次无偿献血。但面对采血前必须填写的“无偿献血资料单”,小鹂却面露难色。6月14日是首个“世界献血日”,但通过走访部分采血点,记者意外发现:街头慷慨捋袖的献血者中,不少人不愿如实填写“献血资料单”,甚至还有刻意隐瞒、谎报的情况。对此,市血液中心专家强调:对自己也对受血者负责,无偿献血拒绝“神秘英雄”。
  
  “神秘”不受欢迎
  
  据市血液中心提供的数据:目前,上海每年医疗用血量大约36万人份(每人份200毫升),而去年一年,街头自愿无偿献血量超9万人份。街头志愿献血者日益增多的同时,出于各类原因,不少人甘愿当起了“神秘英雄”:血液中心寄出的化验结果常会收到“查无此人”的退信;而根据资料单拨打告知电话时出现“空号”或“不存在”也不足为奇。
  
  然而,小小的信息失实引起的后果不容小觑。据市献血促进会宋琪秘书长介绍,投入临床使用前,采集的血样须经过血比重筛选、肝功能检查等一系列化验。一旦复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献血者马上治疗或停止献血。此外,有些血液是稀有血型,这类献血者更是“可遇不可求”。“对施受双方来说,真实是最重要的,‘神秘英雄’在这儿不受欢迎。”
  
  隐私权谁来保护?
  
  对于志愿献血者来说,选择“神秘”,似乎多少带着点无奈。上文提到的小鹂是大二学生,她告诉记者:父母对“献血”还存有偏见,一下子难以接受事实。所以小鹂宁愿“销声匿迹”,低调行事。
  
  “谁来保护我的隐私?”这是外企员工宋先生最关心的。宋先生说,化验结果合格还好,一旦真发现什么问题而来电、来函告知的话,岂不“满城风雨”、尽人皆知。
  
  年近五十的黄大伯一再拒绝留下真名,他的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是做好事,做好事不留名嘛。”
  
  “提倡自愿献血,就是要尊重献血者的真实意愿,一旦有高危行为懂得自我规避。”宋琪指出。而对于这些“善意的谎言”,宋琪也再三强调:不会影响血液的质量。他告诉记者:血液中心将对血液进行反复三次的层层检验,三次结果都呈现阴性时,才能出具合格报告,确保血液安全可靠。
  
  献血后该如何“透明”
  
  献血之后,谁来给献血者一个“明明白白”?采访中,记者发现:80%以上的无偿献血者对血样的化验结果很关心。而血液中心通常出具的“合格”、“不合格”两种结果显然不能令他们满意。
  
  本月初,申小姐在徐家汇流动采血车上献了200cc血,三天后还未等到结果。致电血液中心后,申小姐才被告知化验结果是“合格”,“但各项检验数据与指标始终是个‘谜”。对此,血液中心的解释是:考虑到用血的高度安全性,献血的“合格线”要高出一般医疗标准。也就是说,未通过化验的血样也并非不健康的。
  
  对此,献血者宋先生的建议倒是有点两全其美的意思。宋先生介绍说,广州的血液中心建立了专门网站,方便献血者随时查询自己血样的信息,查询时用的是献血证编号。“献血者能自主地掌握自己的状况,也保护了隐私。献血变得明明白白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