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厦门,凭借独特对台区位优势,一直扮演着两岸交流先行者角色。今年的“9·8”投洽会还没有正式开幕,海峡两岸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已经热热闹闹登场了,我们在一线采访的记者也从中收获了不少惊喜。一起去看看。
记者 晓露:今年的海峡旅游博览会可以说是4年以来,最有现实意义的一届。因为就在今年,两岸同胞期待已久的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启动,一系列有助于推动两岸旅游业交流合作的举措接连出台,契合了旅博会“海峡旅游、合作共赢”的主题,也进一步凸显出厦门作为两岸交流先行者重要角色。在旅博会的现场逛了一圈,我们发现了2个亮点,一个是独立组团参会的台湾旅游机构增多了,另一个就是海峡西岸旅游区的城市都到齐了。
参加本届旅博会的境内外重要嘉宾有582人,其中台湾地区的就占到了将近一半。今年首次独立组团参展的台北县旅游局,打出了美丽、动人的宣传主题,与一墙之隔的“魅力海西”展区共放异彩。这里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在台湾,人们熟悉厦门,而这次参展让他们了解了海西。
台北县政府观光旅游局 秦慧珠:让台湾的朋友了解到,跟台湾一峡之隔西边,跟我们是同文同种同语言的,希望大家都到海西来旅游投资,同样我们也欢迎海西的朋友到一峡之隔的东边。
随着沿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旅游市场要素在“海峡西岸”这一区域融合、聚集。今天,一纸《厦门宣言》将23座城市结成海西旅游区联盟。
浙江衢州市旅游局副局长 郑兵:这个宣言的签署意味着我们海峡西岸23个城市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开始,也是实现资源共享,旅游业互动的一个开始。
厦门市旅游局代局长 林世超:通过这个合作联盟的建立,做大台湾的旅游市场。
细数今年“9·8”期间,对台主题活动就有6场之多,其中最受关注的当数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论坛。会上有专家提出,相邻的周边地区已经把海峡西岸经济区视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平台,主动融入对接,一个新的区域经济联盟正在形成。
博鳌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海峡西岸经济区突破了福建省区域的行政区划的束缚,走向了一个更大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定,按照科学发展理念来进行发展的新的阶段。
福建省省长 黄小晶:海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协作更加密切,服务中西部,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加快建设闽台“五缘六求”持续发展。
在同样引人注目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上,主办方之一——厦门大学的校长朱崇实向记者透露,决定在今年的“9·8”期间举行这场论坛,正是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促成两岸高校之间的这桩美事。
台湾大学校长 李嗣涔:厦门地区在中国大陆也有它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算很不错,在台湾也有许多不同层次的大学,有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所以有很多的学校愿意跟厦门的大学来合作。
记者 晓露:采访中我们发现,近年来作为“9·8”前奏的一系列大型对台交流活动,吸引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将“9·8”的热烈气氛提前带动起来。产生这种“9·8”前置现象的原因,正是在两岸关系良好的发展态势下,人们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期待。有人评价厦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引擎”,关注厦门,就能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跳动的脉搏。厦门不仅是推动海西岸发展的先行者,也是发展受益者。明天,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就将正式开幕,我们期待着这场投资贸易的盛会,能进一步助跑厦门,助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晓露、庄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