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生活之帆重新扬起――记第七届“儿童工作白玉兰奖”获奖集体市少年管教所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6


  “啦哆咪……”还未踏入市少年管教所第六管区,悠扬的萨克斯风旋律便已传来。吹奏者是18岁少年小季,3年前因抢劫罪入狱。如今在管教员的指导和培训下,他已取得了萨克斯风业余十级证书。“出去后想当个酒吧音乐人,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小季对未来充满憧憬。
  “以人为本,让失足青少年重返生活的阳光大道!”2004年5月31日下午,接过本市儿童工作最高奖项―――“儿童工作白玉兰奖”,市少年管教所所长洪勇强感言系之。
  少年管教所是监狱,也是学校。在少年管教所服刑的未成年人大多文化水平低。因此,学习成为少年犯们的“必修课”。少女小金有一定英语基础,对学英语也有不小兴趣。管教员“投其所好”,主动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并允许她使用“随身听”练习英语听力。小金的英语水平很快有了进步,还担当了女少年犯的业余英语老师。小金的性格也随之大为改变,不再任性自私,也懂得了帮助他人。
  一失足,千古恨。不少少年犯出狱后都面临着难觅职业的困境,一些人甚至还因此走上重犯的道路。“教他们一项谋生的技能,避免再次犯罪。”少年管教所开办了调酒、插花、缝纫、烹饪等学习班,让少年犯在服刑期间掌握一技之长。16岁的小郑已是“三进宫”,由于父亲去世早,母亲又精神失常,小郑从小无人管教,屡屡惹事犯错。管教员却并未对他另眼相看,当发现小郑对调酒有所喜爱后,便动员他参加调酒师技术培训班,并根据他文化知识较弱的情况,让指导老师为他“开小灶”。管教员还积极联系他家所属居委会,让居委干部关心小郑的妈妈。每当小郑有所进步,管教员就及时把消息告诉他妈妈。上个月,小郑参加市职业技术鉴定中心考试,并以最高分取得了“初级调酒师”证书。现在,小郑仍在学习,争取早日考出中级、高级证书,“出狱后,要作个专业调酒师!”灿烂的笑容、自信的语言,小郑生活的风帆已重新扬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