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2004年5月18日是松江农民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区委、区政府决定:取消义务工积累、共同费和水利工程供水费三项收费项目。至此,全区所有政府性收费全部取消,真正实现农民零负担。松江区解决“三农”问题又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近年来,松江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指示精神,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民“减负”工作,形成了“一表一卡一监督”、收费预审、实行统一票据、专项检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2003年全区农民实际负担总额仅为96.95万元,比五年前下降97.1%;农民人均负担额仅为3.16元,比五年前下降96.8%;农民负担仅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0.05%。
减负先行,农民增收工作紧紧跟上。为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松江区实施“民心工程”,区、镇两级筹资近60亿元,让129509名农民参加小城镇保险。像九亭、新桥、泗泾等镇全部农民均参加了镇保,实现“农转非”,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扶农、助农,今年区政府还出台了鼓励农民种粮的优惠政策,农户种粮可享受田亩、种子等补贴。在调整农业结构中,松江对农户发展大棚种植业,进行建棚等补贴。跳出农业求增收,松江区采取“南劳北上”、“一户一岗”等举措,促进非农就业。迄今为止,浦南地区已有6000多名农民“过江”到松江工业区、新城就业。据统计,目前全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仅剩2万余名。
在取消所有政府性收费后,松江区决定撤消区减轻农民负担办公室,建立松江区增加农民收入办公室,负责全区为农、便农、利农、增加农民收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推进。该办公室将通过调查研究,广泛集中民意,加强政策设计,重点在落实政府性补贴、规范社会服务性收费、规范土地流转、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非农就业以及落实各类保障等方面,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