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足不出沪,坐在电脑屏幕前,轻松点击互联网,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实时天气资料将尽在掌握之中。5月26日,长三角16城市气象局长会议传出信息:气象部门将着手建设长三角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网,在上海区域气象中心建立统一的共享数据库,接收各个城市气象局发送的气象数据,实现16个城市气候资料共享。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气候资源十分丰富。苏浙沪十六城市气象部门的联手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据悉,这张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网将覆盖长三角16个城市,各地多普勒气象雷达、GPS、风廓线仪、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等设备所掌握的实时资料都将被“收编”入网,并由上海区域气象中心负责建立共享数据库。它主要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生态、湿地生态和农业生态开展监测,内容不仅包括市民比较熟悉的常规气象要素、路面湿度、酸雨、紫外线、降尘、农业生产状况等,还有一些全新监测项目,如:候鸟迁入和迁出等生物种类监测,大型水域面积和深度,以及东海近海区域的洋面温度分布等。建成后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网,将成为国内首个跨地区气候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网络。
据悉,今年11月,申城还将迎来“长三角”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论坛,将具体研究长三角气候变化影响和对策、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及气候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机制和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