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近些年,我国手外科已在“数字人”的研究与应用、肌肉萎缩转基因治疗等多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成功再植、再造手之后,还力争使其恢复正常功能,这是笔者从5月21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上获悉的。
据悉,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医学会及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手外科学术会议汇集了王澎寰、顾玉东、钟世镇三名院士,同时还吸引了来自美、日、德等国近400位手外科专家参与。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手外科专家学者创造了多项医学史上的“第一”:首例断肢再植、首例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术……一跃而成国际手外科领域内的“领头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手外科又在基础研究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上下大功夫,其中“数字人”的研究与应用便是一项。“‘数字人’的功能在于它能把人体的结构立体三维化,形象模拟出内部组织,包括血管、神经等,这对临床手术的意义十分重大。”顾玉东院士介绍说,“通过对‘数字人’的三维立体旋转观察,我们可对血管、神经等有个直视感觉,了解它们在体内具体的‘行走’途径,为患者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减少至最小创伤,获得最好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