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老天帮忙,下了场大雨后又立刻绽放笑脸,“五一”黄金周里,游客和市民的购物热情高涨。
据市商业信息中心“上海消费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提供的信息,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上海消费市场零售指数大幅上扬,5月1日当天创出今年新高,达到了267.65点,比去年10月1日的指数最高值高出17.50点,比今年指数最高的1月1日指数值要高出10点。5月2日零售业指数值继续维持高位,达到225.34点,5月3日受天气情况影响则降为176.28点,与5月1日的差距达到了91点。
去年“非典”期间,百货业最愁眉苦脸,今年的“五一”黄金周,百货业态则呈现了上佳表现。百货店业态黄金周的前三天指数均值同比去年增长了78%,5月1日的指数值达到了171.59点,比去年“十一”的最高指数值要高出13.24点;今年大型综合超市黄金周前三天的指数均值同比去年增长了47%,比去年“十一”黄金周的指数值增长了27%;当然几家欢乐也有几家愁,标准型超市业态的指数值同比下降了17%,比去年“十一”下降了13%。究其原因,去年“非典”期间,标准型超市由于较为靠近居民住宅区,是受益较大的业态之一,但是随着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业态发展迅猛,竞争加剧,对该业态影响较大,因此超市业态的销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在众多消费品中,服装、烟酒和数码相机是“五一”市场备受追捧的对象。据“快速反应系统”数据显示,百货店服装类商品的销售同比都增60%以上,数码相机的同比增长则都在200%左右;大卖场最热的商品则是烟酒类,“快速反应系统”主要样本大卖场烟酒销售同比增长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0%。
此外,今年的4月30日至5月3日,上海主要餐饮企业营业额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12%,与2002年“五一”相比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火爆的餐饮市场上,风头最劲的是婚宴,在宾馆餐饮及大型中餐业,平均增幅在3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