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亚太经社会回到诞生地―――上海举行第60届年会,虽然时隔了57年。然而,57年来,上海与亚太经社会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看到《解放日报》报道的亚太经社会将在上海举行第60届会议的消息后,上海海运学院退休教师沈石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专门给本报来信。信中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亚太经社会曾委托上海海运学院研制教学软件,之后又在海运学院举办船董营运学习班,带来了先进的航运管理思想和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参加软件研制的沈石山和亚太经社会的专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想知道,这些专家是否参加这次会议,自己能否看到20多年前的老朋友。
4月22日,在亚太经社会的升旗仪式上,来了3位“神秘嘉宾”。他们是57年前曾经为亚太经社会的前身―――亚洲和远东经济委员会服务过的曹云、吴毅和沈瑞麟。77岁的曹云老人曾在亚远经委会负责无线电技术工作;82岁的吴毅老先生曾为亚远经委会当过汽修工,后来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司机,他在亚远经委会工作期间还考了驾驶执照,这本驾驶执照是联合国官员签署的,他把这本半个多世纪的驾驶执照保留至今;92岁的沈瑞麟当年在银行工作,在经理的推荐下为亚远经委会做过打字员,后来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能参加22日的活动,三位老人都很激动。能够见到这几位老人,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金学洙也很激动。在昨晚举行的招待会上,他特意举着酒杯,来到三位老人面前,和老人们一一握手:“能找到你们,我很高兴,感谢你们为亚太经社会做出的贡献!”
大会还为三位老人颁了奖牌,奖牌上写着:感谢你在亚远经委会供职期间为联合国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