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绿地对外开放 好风景百姓同分享
“小区花园对外开放,环境、安全如何保证?维护费由谁支付?”对于将小区中心花园辟为公共绿地,沪西某滨河住宅区的一些业主耿耿于怀。
绿意深深深几许?苏州河沿岸禁止私宅“圈地”,把滨河绿地还给市民,本是深受百姓称道的大好事。但也有个别“释绿”小区的业主“想不通”:权衡个人得失和公共利益之后,硬要把满院绿色紧紧“锁”住。
业主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市民亲近绿色的愿望是否又能为业主们体察?就在一水之隔的“上海知音”小区里,业主吴先生每天都会到向公众开放的“滨江大道”上散步。亲水平台上垂柳依依,映衬着苏州河水的粼粼波光。吴先生感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风景大家同分享。”物业管理人员介绍:虽然开放式河岸绿地的养护费用包括在了业主的管理费中,但平摊下来每月也仅多了几角钱。贡献一片绿,对业主的损失几乎为零,小区居民都说:值。
而对于附近市民来说,滨河公共绿地无疑成为休憩消闲的好去处。在“上海知音”的滨江绿地,傍晚时分,老人在此散心,孩童们在绿树间嬉笑游戏,情侣们临河相依细语,就连行色匆匆的“下班族”也会在美景中不由放慢脚步。一位带着小孙子出来“透透气的”老太太赞不绝口:“这里的环境,非常好。”
根据实施中的《苏州河滨河景观规划》,苏州河沿岸开辟的公共绿地将达到130处,总面积约100多公顷。这像是给苏州河戴上了美丽的“绿项链”,而每一片绿地则是项链上的“绿宝石”。其中的不少“绿宝石”就是两岸住宅区还绿于民的成果。对此,一位房产开发商坦言:“虽然当时公共绿地的建设费用不菲,但因为苏州河统一的规划和开发,咬咬牙也就造了。这也是为大家做好事嘛。现在每次听到附近居民说绿地好,就像自己听到表扬,心里甜得不得了。”
而对于部分业主提出的公共绿地的环境、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疑问,物业管理部门坦率表示:即使在小区,保安一般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比如有些衣冠楚楚的不法分子,就很难识破他们的真面目。”然而,作为承担小区管理和保安工作的物业,依然有必要加强管理和防范,例如在公共绿地的入口处增设保安,或者按时开放入口铁门。但是,物业管理人士随即指出:“和以前的破墙透绿一样,从小区花园到公共绿地,改变的并不是土地的属性,而是人们的理念和心态―――在过去的门禁森严和现在的共享绿色中发生了转变。安全可以设防,但希望业主的心不要对公众设防。”
相关链接
上海越来越“绿”
2000年起,上海大范围启动破墙透绿工程,破墙透绿近百公里。2001年至2002年,延中绿地、太平桥绿地等大型绿地开始“泼墨”在上海的黄金地段。2003年绿化被列入市府“一号工程”,全市绿色空间大幅增长,绿化覆盖率达到35.2%。
今年初,上海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随后的3月在原本72座免费公园的基础上,上海又新增免费公园日,包括三大主题公园在内的24座公园向市民释放更多的浓浓绿意。目前,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将近10平方米。
苏州河已日益成为上海一条重要的景观河,任何小区
或个人都不能把公共景观“圈”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