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日月光华"网站成立九年--理性自律和谐互动
自1995年成立至今,复旦“日月光华BBS”已拥有280余个版面,可同时容纳1万人在线,每天帖子与成文近10万篇,注册帐号8万多,日均在线人数逾6000,成了“学生主流网络平台”。
传言止于BBS
今年初春的一天,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网站突然上了份帖子――“家境贫寒被迫停课,复旦女生泪别校园”。
辗转而来的帖子,源自东北一家都市报。文章以煽情的笔调,描述一位逆境中成长的女孩,考入复旦后竭力拼搏,最终因交不起学费,洒泪回乡。很快,这个消息传遍复旦校园,校方闻讯立即在全校查找“辍学女生”。
这时,有关领导听到了担忧声:“报道很可能失实,现在帖子上了BBS,影响就会迅速扩散,倘若不明就里的学生竞相上网表达激烈情绪,后果难料。是否先责成网站撤下帖子?”
建议没有被采纳。一位校领导说:“我们相信复旦同学明辨是非的理智,信任由同学们自主管理的BBS引导舆论的理性。”
果然,多数同学闻讯后提出疑问:“复旦拥有完善的救助体制,校方也承诺,绝不会让任何一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相关报道是否属实?”两天后,校党委学工部查明:所谓的“复旦女生”不过是校外一培训机构的学员,至于“辍学经历”则是杜撰。
第一时间,校方把真相提供给了BBS网站。一位校领导解释得明白:“对于日月光华BBS这样一个‘民间网站’,学生信得过,我们也信得过!”
“民间网站”容量大
复旦大学的“官方”和“民间”网站共有200来个,学生注册、教师排课、考研考博、就业指导……几乎任何问题都可上相应的网站寻求解决。用学工部副部长王宏舟的话讲:“没了网络,复旦人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
要问哪个网络平台容量最大、信息最多、影响最广,师生们都会说:是同学们自发建设、自主管理的“日月光华BBS”!
网站成立伊始,“日月光华”便建立了由近10人组成的站务委员会,任何一位委员毕业卸任,其“后任”的选拔都得经历一番严格的网上网下明查暗访。待到考察合格,还得由全体委员投票,而且必须“全票”当选。
在“日月光华BBS”,无论“站级”负责人,还是数百位版主、副版主,一上任,就要每天8个小时挂在网上工作,稍有懈怠便会面临“下岗”危机。
“日月光华BBS”是个完全由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维护和自我教育的网络平台,这个平台自律甚严――有同学边“灌水”边频吐脏字,当天晚上他的邮箱里就收到了BBS为期一个月的“封杀令”;有人通过BBS发帖子,“高价寻求代考伙伴”。“枪手”没找到,他的用户密码倒是在24小时内遭遇了永久吊销……
“不速客”光临庆典
从少数学生自娱自乐的工具,到校园内部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一路走来的“日月光华BBS”也经历过冷眼旁观甚至疑虑排斥。
出于同样的担心,BBS的当家人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面努力自律,一面尽力低调。1999年末,“日月光华”迎来了5周岁“生日”。经过网上联络,一群网友悄悄筹办起了“Party”。
但晚会进行间,突然来了群“不速之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翁铁慧老师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带领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不请自到。更让大家惊诧的是,校领导对同学们能够白手起家成功创办网站深表祝贺。
更让复旦学子喜出望外,由“日月光华”制定的长达万字的BBS网络规则,被校长们拿到了办公会议上讨论,最终决定――规则收入校规,解释权归网站拥有。
4年来,为支持“日月光华BBS”,学校已累计斥资100万元,用于网站的硬件升级。
BBS展露新面貌
复旦大学领导说,对于“学生民间网站”,我们认同不“收编”,相信通过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他们能够成为一支新的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学生骨干队伍。
在校领导的推动下,复旦大学从学生辅导员到专家教授,都成了学生BBS网站的网友。经历你来我往的网上交流,BBS展露了新面貌――“烟酒生活”(谐音“研究生活”)一类的谐谑“歪名”取消了;偶然冒出的脏字秽语立即被清除;偏激的牢骚少了;道听途说的东西刚上网,立马会有人告知事实以正视听。
“校园管理”、“勤工助学”、“志愿者与实践”、“学生创业”……一个个与复旦大学建设发展和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新版面陆续开出。
在学校扶持、引导下,复旦的“民间网站”在和谐中互动,互动实现了沟通,沟通加深了理解,理解造就了合力,凝聚成百年名校师生同心共谋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