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闵行“蔬菜之乡”成为商贸基地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79

  毗邻上海中心城区的闵行区虹桥镇,曾经是赫赫有名的“蔬菜之乡”。如今,这里成了有着“金虹桥”注册商标的商贸基地,处处是生机勃勃的都市景象。原先的农民何处去了?日前在虹桥镇虹五村采访,发现这里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虹欣实业公司的股东。以虹五村为试点,闵行区已经全面启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改革,征地撤村后的农民“家家持股份、户户有物业、人人住公寓”。
  上海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区县的村镇先后进入征地行列。告别农田后的农民究竟如何致富、如何获得生活保障,成为各级政府的研究重点。闵行区区委书记黄富荣透露,改革开放以来,村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积累了相当可观的集体资产,是农民赖以共同致富的物质基础。因此闵行区认为,村队的行政建制可以撤,但村一级的集体经济组织不能撤,而且要改革创新,改制为产权清晰的股份合作制实业公司。
  原先的虹五村党支部书记、如今的虹欣实业公司董事长周金余说起这两年的改制历程来,如数家珍。2000年,虹五村清理了集体资产,将由村集体经济改制而成的虹欣实业公司4100万元资产处置股权,全部归属825户农户所有,彻底明晰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所有权。改制后的公司与全体村民血肉联系,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去年公司完成总产值7亿元,比改制前增长了65%。据悉,目前虹桥镇各集体经济组织正按“成熟一个,改制一个”的原则进行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
  截至去年,虹桥镇10个股份合作公司拥有的净资产已经达到7.35亿元,净收入4.58亿元,劳均分配收入1.77万元。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闵行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形成了三条原则。其一,核实村集体所有资产。闵行区在对村集体所有资产实施清理评估时,将镇以上的政府性投入分离出来,并妥善处理遗留土地的有偿转让等问题。其二,将村集体所有制改为股份制。闵行区把集体资产按劳动量量化到每个农民,改制后的股份制企业,依照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经营管理。此外,实施政企分开。在经济所有制体制变更的同时,相应的村民委员会撤销,成立地区管理组织,如居委会等,将村民委员会的职能交给地区组织实施。
  一系列配套措施同步跟进,农民的生活越过越有味。闵行区虹桥镇斥资8.4亿元,建起了12个花园公寓式农民新村,如今这里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36平方米,新村里停车库、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医务室等一应俱全。不少农民股东进入了镇上的合资企业工作,或将家中空置的住房出租,每年有多项收入来源。目前,虹桥镇全体农民都参加了市社保、医保。各股份合作公司还普遍实行了助学补贴,有的还专门设立了针对单亲家庭、重症病人的救助基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