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落实各项措施 开创体教结合新局面
日前,本市召开体教结合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杨晓渡、严隽琪出席并讲话。殷一璀在讲话中指出,体教结合工作不仅是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营造校园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的可靠途径,是关系到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深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落实新一轮体教结合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本市体教结合工作新局面。殷一璀要求:
(1)创新体制和机制,把体教结合工作做得更有实效。各级教育、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围绕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目标,共同努力,形成并优化“以人为本”的工作格局。要做好一、二、三线的衔接,逐步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校的“一条龙”训练管理体制。学校特别是高校作为重大项目布局的主要载体和实体,要认真研究人才选拔引进机制,对运动员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同时,各部门要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和投入,特别是要给二线队配备高水平的教练员,并加快完善学校体育运动设施。
(2)加大投入,努力形成良性激励机制。要在落实好国家有关奖励政策的同时,从上海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奖励政策要让坚持参与系统训练的优秀苗子、让潜心培养奥运后备人才的教练、让参与并认真实践体教结合工作的单位都尝到“甜头”,特别要奖励持续训练的优秀体育人才及其启蒙教练和受训单位。
杨晓渡从创新角度对如何推进本市体教结合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创新组织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现有体教结合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敢于跨越原有体育局和教育局的职能划分界限,在工作中做到“一个声音说话”。二是创新训练管理体制,积极总结“市队校办”的成功经验,并鼓励个人、企业或社会办训、办校、办俱乐部,加速形成较为完备的、多元化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创新竞赛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使竞赛为训练服务,为出人才服务。四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在自身培养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优秀的教育和体育人才。五是创新激励机制,对参与体教结合工作的单位、个人,要给予必要的政策保障,并逐步完善运动员专项奖学金等激励政策。六是创新市场运作机制,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关注和参与体育赛事。隽琪同志强调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谋求体教结合工作新突破新发展,使体教结合工作更具生机和活力,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一是加强领导。教育、体育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研究,并进一步加大政策聚焦力度,共同推进体教结合各项工作。二是形成特色。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合适的体育运动,逐步提高体育运动水平,形成学校的品牌特色。三是合理规划与布局。各类学校开展体育项目要合理布局,大、中、小学之间要紧密衔接,构建完备的体育训练网络。四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教育和体育各自特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