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陆续开设的经济药房非但没有对市场造成恶性冲击,反而成为刺激周边药房销售增长的一股强劲力量。2月10日上海市食品药监局管理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2003年5月起率先拥有3家经济药房的杨浦区整体药价低于其他地区,且非经济药房的销售额亦呈上升趋势,实现了“老百姓少花钱、药店又赢利”的双赢局面。
距经济药房不足百米的华氏大药房平凉店在2003年6月到11月内,销售额连续出现增长,销售额最高的10月份达到56万元,是6月份的3倍。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下属30多家门店绝大多数在杨浦区,其2003年1月至11月的销售额达到4409.54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2%。
“看来,担心药品降价会冲击市场的观念,只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一种旧理念,监管体系完善的良性市场竞争是完全有能力自我调节,并创造出崭新局面的。”食品药监局杨浦分局局长曹中柱说。
经济药房出现后,杨浦区乃至全市的药品市场自发进行了资源调整和营销理念的再建。区内,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关闭了两家临近经济药房且无特色的门店。全市,100多家民营单体药房组成的“绿色联盟”和上海医药股份全资子公司浦东华氏医药有限公司的联姻,于1月19日获准成立上海医药绿色联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完成商号标识、总部管理、规章制度、质量标准、采购配送、经营理念的六个“统一”,走上一条规范的连锁管理模式。
华氏大药房平凉店的柜台长戴思云在平价药房的压力下非但没有放弃,而且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活力。参加培训时,她比以前认真了许多,牢记每一个服务理念;自己阅读专业书《中国药典》,为求掌握更多药学知识;仔细查看每个药的说明书,以确保准确回答顾客提问……她所在的平凉店也不断推出赢得顾客的举措,延长营业时间至晚上10点30分,每月19日确定为社区市民量血压、咨询的活动日。戴思云说:“我们要吸引顾客,在降价同时就打好服务牌。”
2月10日下午,家住延吉六村的张吉到华源大药房购药,她说:“企业为竞争费尽脑汁,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这些顾客。”曹中柱说:“药监将继续做好监管工作,确保市场的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