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电气国资改革--一首提前唱响的进行曲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3

  对于国资改革,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代价实在惨重,惨重到一个改革者的成功,将以千百人的流泪为代价,包括固定资产的恒值遭遇打压。而如果走投无路的改革者,所选择的合作伙伴是境外合作者时,我们损失的还有民族品牌以及我们赖以自豪的主人翁情感。今天,我们不再选择穷则思变,我们要在更有利的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期。
  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跨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正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猴年春节来临之际,上海―――中国经济的中心城市如同发动机般地启动了国企改革的新一轮行动,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上海电气集团国有产权改制的行动纲领。
  何必在最危险的时候才发出最后的吼声最近一段时期,上海电气集团的改革宣言和行动纲领已经通过媒体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当我们最初听到改革者们铿锵誓言之时,油然而生的除了敬意就是对国企改革的万千感慨。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今天上海启动的新一轮国资改革和以往所有的国资改革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我们已经摆脱了“穷则思变”的改革模式。
  “穷”者,尽也,意味着走投无路之际才被迫思考改革之路。也许中国传统危机管理理念中有着太多的思辨色彩,除了穷则思变外,我们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古训。然而对于国资改革而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代价实在惨重,惨重到一个改革者的成功,将以千百人的流泪为代价,包括固定资产的恒值遭遇打压。而如果走投无路的改革者所选择的合作伙伴是境外合作者时,我们损失的还有民族品牌以及我们赖以为自豪的主人翁情感。今天,我们不再选择穷则思变,是因为我们想在更有利的条件下把握战略机遇期。眼下,国际资本特别是制造业资本正在向中国加速转移,以怎样的姿态进行博弈正是决策者们应该谋划的战略课题。
  国歌中有这样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请读者注意这样几个主题词:最危险、被迫、最后的吼声。值得指出的是,国有企业作为我们民族经济的精华,它的改革如果要到最危险的时候才发出最后的吼声,而且是被迫的,那是否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上海电气集团改革选择在自身业绩最好的时候,主动地点燃体制转轨的礼炮,除了体现着改革者的魄力,还向世人展示了正在蓬勃向上的中国王牌国企的魅力。将王牌投入决战而不是雪藏起来,显然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明显不同于以往的地方。
  我们不因占领高地而拒绝突围上海电气集团的改革只是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显然在与内外资本的谈判中,上海电气集团掌握着合作的主动权,也就是说上海的国有企业真正有了发展主场的感觉。根据上海电气集团的改革宣言,集团已确定电站及输配电、机电一体化、交通运输、环境保护设备为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这四大行业虽不是新兴产业,却也是有着稳定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四大核心产业的载体企业占据集团企业总户数的比例并不高,而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却占集团一半以上,利润总额所占的比例更高。这部分资产率先拿出来投入资本市场,而且直接试水国际资本市场,体现了居安思危的思想精髓和更上一层楼的发展境界。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行动方略和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开辟根据地的方针极其相似。即当一个空间,发展资源的占用已经接近于饱和时,就需要以战略眼光开拓另一个生存空间。所以就有了人们关于“上井冈山伟大,下井冈山也伟大”的赞语。对于上海电气集团而言,他们的行动类似于“下井冈山”。这种突围我们也称之为战略转移,是为了占领更理想的制高点。这一法则对于其他行业、各个区级经济体以及不同所有制的其他各类大型企业,其实都是适合的。年初,我曾应邀参与了和徐汇区党政领导的对话会,也表明了“不因占领高地而拒绝突围”的观点。确实,对于某些行业和某些国企来说,现在我们已站在先贤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高地,但是,如果不在战略机遇期内实行战略转移的话,用不了几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
  
为涌流而出的财富寻找增长空间
  民间资本的活力有目共睹,但资本也并非都是理性的力量。我们曾经有过证券市场疯狂交易的不良纪录,我们也曾经遭遇过期货交易的震荡。在本周的上海“两会”上,代表们还为地价的过快上扬深深地忧虑着。在我所接触的资深学者中,很多人都对外来投机资本持猛烈的批评态度。据说有数千亿元规模之巨的外来投机资本,其所到之处都能燃起房地产价格战的烟云。有专家就声称,上海商务成本的上扬就和炒房军团的投机性炒作有密切关联。今天还有信息表明,房产投机资本已经涉足商铺价格战,并使苏州地区的商铺价格在近半年之内上升了近20%。于是,自然有人担心,商铺价格战即将在上海再演。
  要阻止资本追求升值的行为,如同用纸去包住火苗。以房产投机资本为代表的民间资本力量,实际上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星星之火,只是我们希望它为中国经济升温,而不是在个别行业发出虚热。所以我们在批判其投机房地产和商铺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对内市场开放度。我们是否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健康的升值之道,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参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改革行动呢?从这个角度看,拒绝民营资本的介入,实际上就是拒绝生产要素更合理的配置,或者说是作茧自缚。
  今天,我们很兴奋地看到,拿出65亿元优质资产与其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者的现金出资混合编队,共同组建一家具有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公司,不仅将为全市国有大集团的产权交易市场化运作起到开路先锋的非凡作用,而且也为民营资本的实业行动提供了战略空间。就此而论,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战略重组的黎明才刚刚拉开序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