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两会:感受上海城市信息化脉动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31

  置身于“两会”会场,感受到一种被“信息化”包围的气氛。看看代表与委员,带手提电脑来开会的越来越多了;通过网络递交各种议案提案的占了大多数……
  翻开韩正市长代表市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数字集群通信专用网络”、“容灾备份”等一个个新名词扑面而来。根据大会提供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与城市信息化相关的新名词几乎占了1/3,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上海信息化建设的勃勃生机。
  趁着会议间隙,文汇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市人大代表,切身感受到来自全市方方面面的信息化建设崭新气象。
  
问计于民的重要措施
  两会采访中,为查询松江区的资料,记者进入了松江区政府门户网站。网页上弹出一个小窗口的标题吸引了记者的眼球:“松江区人民政府2004年1月份主要工作和活动”。
  政府部门的工作计划在网上公开?带着好奇,记者点开了网页。“2日,召开区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工作会议”、“18日,上午召开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进会”……一月份松江区政府的10项主要工作和7项重要活动一目了然。
  这些让老百姓知晓有什么意义吗?且看卷首语:“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使政府工作在接受人大监督的同时,主动置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之下,区政府将从今年1月份开始在松江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政府当月的主要工作和活动信息,欢迎社会各界及时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记者在“两会”上采访了人大代表、松江区区长孙建平。孙建平笑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韩市长要求我们,政务公开是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松江区政府不仅把政府已做的工作公开,而且把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安排也公开,这样首先可以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既享有知情权、监督权和评价权,更享有参与权。其次,将政府计划安排透明出来,事实上也是问计于民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政府全面、准确地把握实情,周密安排,提高政府工作的有效性。第三,政府有着改造自身的内在动力,但这还不够,因为政府工作人员也会有惰性,把政府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予以公开,服务对象的知情权、监督权、评价权、参与权就构成了政府改造的外部压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互动,可以使政府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我们致力于打造透明政府,就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
  今年1月1日,网页正式挂出。就几天功夫,孙建平先后收到十几封电子邮件。除了赞扬松江区政府的这一举动外,还有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就业和动拆迁安置工作提出建议的。孙建平说,今年松江区政府将在三个转变上狠下功夫,一是政府工作内容,从管理人民转变为服务人民;二是政府工作出发点,从政府意愿出发,转变为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三是政府工作方式,从暗箱操作转变为透明政府,让松江人民享受更好的政府服务。
  
各方优势亟待集成
  上海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已具相当规模,但主要客户市场在国外,而在促进国内信息产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上海缺少自己的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企业。上海的信息产业要蓬勃发展,必须尽快“补造”这座“桥梁”。
  人大代表、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方培琦认为,半导体被称为工业的粮食,而产生大量利润的“果实”则是各类系统网络、软件、硬件产品,如手机、数字电视等。现在,上海已拥有四家集成电路制造企业,芯片生产能力已相当充裕。但由于缺少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企业,许多IC设计、制造企业不得不走“出口转内销”的路线:接国外的订单,加工的芯片销往国外,而这些洋产品又以不菲的身价进入中国市场。这个圈子一兜,就把丰厚的利润都留在了外国企业的口袋里。
  方培琦说,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目前已有的集成电路制造能力,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在产业链中获得的利润最少,而消耗的能量最大。因此,他建议上海应尽快培育起自己强大的方案设计和系统集成企业,走到IC产业“利润链”的上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