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携手共创美好城市――代表专题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68

  1月13日下午,市人代会举行专题审议,六个会场,六个热点话题,人大代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是否已形成具有上海特点的独立董事制度?”“对于退出的国有资产,如何考虑评估拍卖的公平公正性?”……有的代表一连提出“十四问”;有的代表,为了说明观点,特意备了照片;还有的代表,反复举手要求发言,以至主持人将结束的时间一延再延……市政府领导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当场作出了回应。
  所有的热情,只为了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
  
规划和环保
  【观点】贾继锋代表:人口规划是其他规划的基础,对上海人口规模发展要有充分估计,否则会造成失误。
  张磊代表:浦江两岸应该成为具有海派文化特色、国际一流水准的生态水景线。基本功能应由生产型和单一商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换;规划主题要贯穿“以亲水造绿为基础,以人文历史为主线,以商业服务为辅助”的基本思路。
  五一代表:目前上海有几十个轨道交通车站占路施工,有一些还是在重要交通路口,尽管施工部门采取了措施,但对交通影响仍较大。市政工程的规划应更细致周到,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政府部门回音】本市规划将做到“两个坚持,三个优化,三个完善”:中心城区坚持“双增双减”,郊区坚持“三个集中”;优化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完善规划体系、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法律体系。
  
国资改革
  【观点】陆朴鸣代表:电气集团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具有示范效应。改革改制是国企唯一出路,全市国有资产量在100%的国有企业,都应加快改革步伐。
  江玉森代表:国资改革进入了操作阶段,改革主体要明确,特别是涉及对集团、控股公司层面的改革,应该明确由哪个部门牵头实施。
  顾晓春代表:国企国际竞争力不够强,原因在于企业科技结构、人才结构等都未调整好。应给国资改革提供广阔实践空间,政府要加大配套政策的力度。
  王宗南代表:产权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须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明确企业核心业务,企业管理也要加快转型。同时,政府要创造良好的“软环境”,鼓励创新和“冒险”,促成上海出现全国知名的企业家。
  【政府部门回音】上海已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也已确定。今后要继续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完善监管,依法治理,加强政策配套建设,大胆创新,做好规划,严格规范,推动经济发展。
  
三医联动
  【观点】郑荣发等代表:医保制度改革和“三医”联动,好事要办好做细。去年出台的改革措施,有利于避免盲目采购药物等情况,但事先没有充分听证,在部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中产生一些误解。今后凡是新的有关政策出台,都要及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群众知情理解。
  朱冰玲等代表:为使医保改革搞得更好,建议建立政府补偿机制,还可通过发放卫生彩票等办法,增加公共卫生资金。对于全市医保费使用情况,也要尽可能公开、透明。
  陈博昌等代表:医保改革要兼顾两头,既要十分关心困难群体的医疗状况,切实解决他们在医疗费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充分利用上海已形成的医疗服务优势。
  【政府部门回音】今后,“三医”联动等医保改革的每一步骤,都要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广大市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承受程度,把握好改革力度。要安排部分资金为就医困难群体进行综合减负,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公益性医疗服务领域。
  
房地产市场
  【观点】吕远等代表:目前本市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政府应采取必要措施,使中低收入的普通市民买得起、住得起。
  盛正德、刘正东等代表:建议运用征收税费的方法,减少炒卖楼花者的炒作利益,保持上海房价平稳。
  【政府部门回音】政府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调控房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将大力推进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力度,使为中低收入市民提供的普通商品房占全市商品房总量的30%。
  今年市政府将采取三项措施,加大对土地调控力度,优化商品房开发结构,完善住房租赁体系,使一部分买房暂时有困难的市民能租得起房。
  
就业
  【观点】叶小英代表:非营利性职介机构是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但在运作中却处于劣势,税收也和营利性职介机构一样,建议政府在政策上有所倾斜、给予扶持。
  厉明等代表:许多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可惜的是,许多老百姓不明就里。建议有关部门针对市民制订一些简洁易懂的资料,对政策进行解读。
  【政府部门回音】要加强对劳动市场的监督,规范企业用工;提供更多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宣传和解读政策,加强与群众沟通;大力扶持小企业、非正规劳动组织、民营企业等,提供小额贷款等八项优惠政策。
  
郊区推进“三个集中”
  【观点】吴复安、沈永泉等代表:郊区推进“三个集中”的工作,要充分研究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差别政策,实行分类指导。
  施新官代表:希望农民进镇后,能办理户口转性手续,使这部分人的社会保障能得到充分落实。
  费小妹、傅志刚代表:政府要继续出台扶持政策,全方位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提高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以鼓励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回音】推进“三个集中”是指导郊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结合各区县实际,有计划地分步推进“三个集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