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电气挂牌引资 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起点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13

  1月10日,尚未满月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迎来了第一个公开挂牌交易的大项目―――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面向全球招商,寻求战略合作伙伴。这是上海抓住新机遇,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起点、新突破。
  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抓住机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是我们推进改革的最大机遇。这样的机遇千载难逢,我们要万分珍惜;改革的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不会轻易变成现实,我们要具体落实。电气集团整体改制重组,标志着上海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这是十年来上海首次对控股公司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对全市国资国企改革具有示范效应。
  装备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躯干”。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优先发展上海的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不仅仅是一个集团简单的改制,也不只是上海一个产业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国家战略实施的一件大事。作为上海工业实力的象征,十年前,电气集团第一批参加授权经营试点;现在,又第一个进行产权多元化改革,这体现了电气集团自我加压、自我改革、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勇气,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也体现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
  电气集团体量很大、资源丰富,但国资分布很散、集聚度不高。通过资源在更大范围的配置,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树立“向市场要资源、向机制要钱”的观念,走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的怪圈。更重要的是,通过产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让国资顺畅地流动起来,以存量对接增量,以无形对接有形,以国资对接民资,以内资对接外资,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竞争力,实现国资、民资与外资共融,做强做大企业集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有资产是一笔诱人的“财富”,新体制和老体制都在“争夺”,不能在新体制中增值,就会在旧体制中消耗。上海要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引资”(资金),更要“引智”(技术),但关键是要“引制”(机制)。只有引制,才能更好的引智和引资,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实践突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与以往不同的是,偌大的一个项目在联交所举行公开挂牌招商仪式,没有政府官员到场,这也充分说明政府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信息公开、程序透明、运作规范,遵循国际惯例、遵从市场规则,通过产权市场发现价格、决定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一个典范。
  上海控股公司层面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序幕。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控股公司将按照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从实际出发,一司一策,多种模式,在自我完善的改革中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上海经济在新世纪实现新发展做出新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