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基层医疗单位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科研?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将科研主攻目标锁定“临床实用型”,并从去年起设立医疗科研专项基金,每年投入200万元资助相关特色学科的建设。目前,通过“打擂台”而确定的长宁区创伤救治中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介入临床诊疗中心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中心等4个特色临床诊疗中心已全面启动。
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科研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一旦开展起科研来又总感到自己底气不足,于是渐渐地基层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明显弱化,部分医务人员满足于每天看门诊、开刀、查病房等。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大批相对高学历的人才加盟基层医院,对此,长宁区卫生局党政班子认为,只有通过科研带动人才建设、带动医院发展,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才能让区域卫生得到较快发展。经过“打擂台”,专家从区属17家医疗单位投标的117个项目中遴选出4个临床诊疗中心、5个特色专科、9个特色项目和30个科研课题。
常见病、多发病成为基层医疗科研的主要对象。地处外环线、中环线等交通要道的长宁区中心医院,根据该院急诊病人车祸、意外伤等占三分之一的特点,成立创伤救治中心,并结合医院门急诊改造,重新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流程,并整合救治力量,建立了以骨科、外科为基础,实行通科合作,多学科交叉,改变了以往病人围着医生转的传统流程,为复合伤患者的成功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拾遗补缺,错位发展成为基层医疗科研的一大特色。同仁医院在分析了就诊病人病情后发现,前来就诊的肿瘤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晚期病人。针对这一现状,该院以发展综合性肿瘤介入为特色,采用内科、外科、放射科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对肿瘤患者特别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施行管腔内支架植入术等,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基层医疗科研的开展使一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同时,随着4个临床诊疗中心的全面启动,一支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心脏除颤、心肺复苏的急救全科医生队伍呼之欲出,一批诊疗规范已初步形成,并在区属医院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