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职知识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6

沪上人才招聘:网络唱主角


  非典爆发之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没有举行过大型专业人员招聘会,但网上招聘却依然火爆。人才市场的供需态势在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网上招聘成为本市人才招聘的晴雨表。
  
  前两个季度,本市还在为物流仓储管理人员“一将难求”而呼吁,网上发布了这一信息之后,应聘者踊跃,到第三季度,物流仓储管理人员已呈供需两旺的态势。与物流仓储人员一样,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和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招聘也十分活跃,平均应聘者都超过10人次。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网络招聘中又有几个行当发起了“人才总动员”。
  
  房产中介专业人员需求翻番。日益火爆的房地产业,给了房产中介人员足够的发展空间。第三季度共发布了630多个房产中介的招聘岗位,比上季度的320多个岗位近乎翻番。
  
  监理行业持证者供不应求。如今,上海人装修房子请监理的日益增多,监理行业已逐步从建筑工程监理、电气监理,扩展到家庭装潢监理。当专业监理人员的需求量逐步扩大时,持有监理资格证书的人员却并不多。第三季度招聘100多个家庭装潢监理岗位,仅有40多人应聘。
  
  出版印刷技术人员异军突起。传统的印刷技术人员需求量逐年下降,新型的电脑印刷、激光排版等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师资岗位则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状况。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等专业要求并不太高的教师岗位非常抢手,平均6个人争1个岗位,而TOEFL以及考研英语、数学、政治等高层次教师岗位,平均每个岗位只有一至二人应聘。数据统计显示,教师类岗位出现明显的人才断层,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与此同时,传统职业工种纷纷争夺失地,呈现出“老树开新花”的态势。电子技术与电子工程类的需求人数上升,反映了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及高新技术的跃起。
  
  在一部分岗位招聘量不断上升之时,制造业等企业发布的岗位,应聘者仍然冷冷清清。今年以来,用人单位在网上共招聘数控机床操作工近400人,结果只有不到100人前来应聘。
  
  
专业人员招聘网日均浏览量超50万人次
  
  “专业人员招聘网”自今年4月开通以来,共有1.9万家单位在网上招聘人才,累计发布招聘职位11万多个,通过该网成功实现就业的人数近7100人,日均网上浏览量超过50万人次。仅今年第三季度,“专业人员招聘网”就新发布了2.26万条招聘信息,招聘岗位6.3万个,上网应聘者达22.3万人次。
  
  
网上新职业层出不穷
  
  教人玩游戏能算职业吗?是的。今年夏、秋两季,嘉年华在满足人们寻求惊险刺激愿望的同时,也给申城带来了一个颇为新鲜的职业――游戏助理。“游戏助理”,就是在游客玩某一个游戏项目之前,为他们介绍玩游戏的窍门,告知注意事项。秋季版的嘉年华一共聘请了上百名游戏助理为游客服务。
  
  随着消费领域不断拓宽,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新职业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之中。记者上网一查,“新兴职业”还真不少。
  
  职业驯兽师新鲜“出炉”。当上海陆续开出海洋水族馆、马场等各类游乐场所后,海狮、海豹的精彩表演,骑马奔驰的畅快感觉,都引起了众多游客的浓厚兴趣。于是,职业驯兽师这个新职业也应运而生。在专业人员招聘网上,上海某海洋世界有限公司发布了招聘4个海兽驯养员的信息后,立即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关注,短短几天内就有近40人次前去应聘。上海某种马公司发布了招收2位马匹驯养员的招聘信息后,连续两个多月都有人上网应聘。
  
  电话服务一枝独秀。在所有的新兴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电话咨询服务人员,招聘人员共计1500多人,在所有职业工种中排行第八位。如今,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社会,电话是最行之有效的沟通工具,各种CALL
CENTER(呼叫服务中心)蓬勃发展。在政府方面,各种便民热线如12315(消费服务)、12333(劳动保障服务)、12348(司法服务)等接二连三地开通;在商业领域,CALL
CENTER则广泛用于销售、市场调查及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类服务,也开始采用电话服务的方式。电话咨询服务从投诉、咨询向技术指导延伸,孕育着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有关人士分析,新兴职业的产生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
  
  因特网的普及使新职业不断诞生,突出代表是SOHO一族。如网上交易、网上创作、网上代理、网上咨询等各类行当,求职者只需通过上网即可完成工作。不同行业的相互渗透,又孕育了一批新职业。如汽车金融服务人员的诞生,就是因为国内外各大汽车生产商为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纷纷设立汽车金融服务中心,把原先由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都吸收进来,为顾客提供更加直接、周到的服务。此外,新行当的诞生与人们追求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密切相关,最为典型的就是私人生活助理。曾经是富豪才敢享受的服务,如今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从医疗助理、学习助理到高尔夫表演员和专业美容师,还有嘉年华期间被媒体炒得火热的游戏助理,无不是私人生活助理的表现形式。
  
  
网络招聘频出新招
  
  今年的一场非典,将网络招聘从“配角”推向了人才招聘市场的“主角”位置。大大小小的招聘网站频频亮出“新招”,吸引着众多求职者的目光。
  
  
让好工作自己找上门
  
  对于求职者来说,最害怕的就是向用人单位投递的简历“石沉大海”。对此,许多人才网站采取了各种应对办法。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专业人员招聘网专门设计了一套程序,要求用人单位对应聘信的回复率必须达到100%。该网站专门设有提醒回复功能,督促用人单位及时反馈信息。
  
  让好工作自己找上门,是每个求职者最渴望的。如今,求职者无需天天上网搜索职位,只要订阅求职网站的资讯,并将自己的要求填写完整,许多网站就会定期发送招聘信息。贴心的服务还不止这些。前程无忧等求职网站还能根据你的自身条件和职位要求进行自动搜索,将合适的岗位一一摆到你的面前。如果企业对你的应聘产生兴趣,网站还会主动往你的邮箱发信,提醒你面试。
  
  
为异地求职搭建平台
  
  人在无锡,想到上海谋职,完全不必利用双休日乘火车到上海赶场子。许多人才招聘网都为应聘者的异地求职大开方便之门。刚刚成立才3个月的“21世纪金才网”,将长三角14个城市以及上海20多个区县人才网站的信息一“网”打尽,被誉为“长三角网上才市”。中国人才热线更是将触角伸到了海外。今年8月,一场“2003上海名企国际人才网上招聘会”,搭建起一个跨国在线招聘平台。网上招聘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近500万次海内外英才“进场”访问,有时一个职位会收到上百份有效的求职意向。
  
 
 远程面试渐渐流行
  
  “我叫某某某,来自某某高校……”来自南京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小崔日前通过人才在线网站,参加了上海某企业的远程面试。最近,这一全新的“网络视频面试”,在求职者中悄悄流行开来。只要拥有宽带和摄像头,并事先预约,人事经理和求职者就能在网站开设的30间“会议室”里面对面沟通。网站提供的远程面试,减少了求职双方的成本,使异地求职实现了“零距离”。曾经通过远程面试找到合适人选的人事经理许先生表示,网上面试可以对求职者的气质、谈吐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