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福建人 访问量:268

市消保委暗访140家商场 近半数“扫码付停车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上海将推动“纯净版”停车缴费码

记者 束涵 陈玺撼
  最近,“商场停车付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话题成为热点。上海市消保委在前期小范围调查的基础上,对29个市级商业中心和45个地区级商业中心的140家商场进行暗访,发现27家商场存在强制消费者加入会员并强行索要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
  市消保委暗访发现,日月光中心、BFC外滩金融中心、百联又一城等27家商场,在扫码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加会员,并强制消费者提供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比如,百联旗下6家商场需要提供手机号登录百联会员,才能付停车费;万达旗下3家商场在消费者使用支付宝扫码后,以办理万达会员卡为由,强制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
  此外,合生汇、芮欧百货、环贸iapm、国金中心等33家商场,诱导消费者关注公众号后付停车费;18家商场在扫码付停车费过程中,强制消费者提供微信和支付宝昵称、头像等个人信息。其中多家商场使用的是“速停车”第三方服务。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指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商场应向消费者提供可以直接进入付停车费页面的二维码,并用显著方式标注“直接扫码付停车费”。商场也应在主要通道和停车场张贴“直接扫码付停车费”二维码,方便消费者获取。
  商场向消费者提供注册会员或者公众号二维码时,不应出现“停车缴费”类似误导性提示。如果商场以停车费优惠名义张贴会员或公众号二维码,须在旁同时张贴“直接扫码付停车费”二维码。
  针对发现的问题,上海市消保委已将线索移交给上海市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纳入目前全市正在开展的“亮剑浦江”行动。
  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商场或停车场地运营者要及时推出“纯净版”停车缴费二维码,并在显著位置标注“直接扫码、付费离场”,确保不收集任何个人信息。若以停车费优惠、会员积分等名义张贴商场会员码或公众号二维码,必须有充分提示并仅收集与相关服务有关的个人信息,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个人信息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