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让群众共享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上海开展爱心传递活动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53

  正在蓬勃开展的“爱心传递―――迎特奥文明行动”,掀起了今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高潮。从市文明办获悉,今年申城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办特奥、迎奥运、迎世博为契机,整体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精神文明建设要上新台阶,就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据悉,今年本市将结合世界特奥会、世界杯女足赛、国际田径黄金赛等赛事,继续深化“知荣辱、讲文明、迎奥运、迎世博”教育实践活动,推进“爱心传递―――迎特奥文明行动”,着重解决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旅游出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除了开展“爱心传递―――迎特奥文明行动”之外,还将继续推进“文明在我脚下”活动,并开展“文明在我手中”活动,在一些公共场所实现“环卫有设施、杂物随人走、垃圾不落地”。此外,今年本市还将深入开展“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完成30万市民文明礼仪培训的市政府实事项目。
  精神文明建设要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离不开丰富的内涵。今年本市将以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抓手,丰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为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打下坚实基础。据悉,今年本市将重点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村镇)、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和学习型家庭,逐步纵向延伸、横向扩展,循序渐进,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全覆盖;以建设“社区学院”为抓手,整合业余大学、电大分校、教育学院和社区学校等教育资源,构建上与开放大学衔接,下与社区学校贯通的覆盖全市、面向市民的市、区县(行业)、街镇三级架构的终身教育系统。
  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长效,就要巩固成果、打造品牌、创新方法,发动社会的共同参与。今年本市将进一步完善精神文明创建体系,通过发布环境文明和市民文明行为指数,以革除城市顽症陋习为着力点,引导市民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并进一步转化为内在素质;建立“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反馈机制”,以强调社会责任为着眼点,发动广大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志愿服务活动,以世界特奥会和上海志愿者协会成立十周年为契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奉献、友爱、互助、团结的风尚。
  精神文明建设要赢得广泛认同,必须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作用,让广大群众共享建设成果。据悉,今年本市将继续推动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为了实现精神文化产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今年本市将超额完成全市建成100个标准化、规范化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目标;加强社区文化团队建设资源配送体系建设,吸引居民走出家门,到社区活动场所“上学”、“上网”、“上场”;计划完成30个“五个一批”实事项目,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建设发展均衡、服务优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使全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基本普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