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群众遇到困难党员尽心解忧 上海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成为群众主心骨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7

  闸北区永兴路上的天吉小区,有几幢老公房建成至今始终没能引进物业公司,居民对此怨声载道。但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小区所属三宝居委会的党员干部们20多年来志愿充当小区清洁工,努力维护小区的整洁。基层党组织能不能再出把力,根治小区物业“真空”的难题?记者昨天从宝山路街道获悉,在大量前期协调工作的基础上,街道党工委正牵头将上海宝通物业公司引进小区,预计今年6月中旬就可进场。结了20多年的“坚冰”,不日即可消融!
  
  群众遇到困惑和难题,上海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及时关注,用心倾听民意,尽心解决民忧。在这个城市,共产党员总是出现在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最前列。
  
  开拓创新,做时代的先锋
  
  党员是时代的先锋,数字可以为证。
  
  前不久刚刚被表彰的792名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党员占据了总数的80.5%。从敢向洋专家“叫板”的上海大众发动机厂连杆车间的维修工徐小平,到技艺精湛得“让天下人刮目相看”的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电工组长陆凯忠,再到出身技工学校,后来成为“全能工人”而被一所大学聘为教授的李斌……这些来自一线的劳模,个个是善于把工作中的难点作为自身学习起点的“智能型工人”。其实,在本市的各个行业,活跃着一批觉悟高、业务精,善于凝聚人心、团结队伍的党员骨干,他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非公经济的发展,使一大批“两新”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据统计,上海“两新”组织的党员已突破17.6万名,约占“两新”从业人员总数的3.1%。一些在“两新”组织就职的党员,正渐渐成为企业里的旗帜和标杆。入驻静安寺社区中华企业大厦的力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新经济组织,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给每个党员都划定了责任区:职工党员在企业中以岗位为责任区,在思想上、业务上发挥模范作用;在社会上以社区为责任区,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作贡献。
  
  同样,在商务楼密布的卢湾区,围绕构建区域性大党建的新格局,区内的“两新”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开展“百家楼宇企业帮千户社区困难家庭”等“双结对”活动,参加社区的希望工程募捐、文化联欢、助残帮困等活动。在五里桥街道和淮海中路街道,依托社区党建试点,一些楼宇里的党员代表还被街道党工委邀请,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商讨,为社区民主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创新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使“两新”党员和党组织的力量,渐渐穿透楼宇,向广阔的社区延伸。
  
  做好“桥梁”,党员是第一身份
  
  成为与群众贴心、让党放心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多的党员正努力用实际行动亮出党员这个“第一身份”。
  
  为了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闵行区推出了党员干部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新机制。区内设立的民生热线,与全区9个镇、3个街道、1个工业区、5家市属连线单位、47个委办局和区属公司连接。一旦受理群众求助,由专人牵头落实,直至最后解决。一年来,热线有效接听居民各类反映及求助1.7万起,办结率98%,群众满意率80%。莘庄地区某小区居民来电投诉某公寓的服饰城占用公建配套电梯房、水泵房,影响居民日常用水,其经营场所无消防设施等多项问题。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来自莘庄镇、房地、建管、环保、工商、消防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员立即协调处理。在十多名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所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及时整改。
  
  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的社区干部任曼莺,曾受命“监工”街道的老式居民区厨房工程改造。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她连破三大施工难题:改造困难,任曼莺多次会同施工人员去其他街道取经,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老城区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多,任曼莺便带领物业管理人员在一个居民区开展试点,“量体裁衣”的改造方案最终获得了居民认可。实际施工与工程预算的差额甚大,于是,任曼莺多次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最终按照街道贴一点、居民出一点的原则,突破了资金瓶颈,推动整个工程顺利进行。
  
  视难不难,迎难而上。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默默奉献与不懈努力,正不断奏响着城市的和谐音符。
  
  关注民情,为民甘当“孺子牛”
  
  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利民之策,这是党员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体现。
  
  普陀区民政局长曹道云每个月都要去区福利院“访问”几次。有一次,他发现每个老人床头牌上都详细写着病史:老年痴呆、脑梗……因为这是目标管理考核的要求。但曹道云提出,“如果换作亲生父母,谁愿意让他们看到这样的床头牌!”在他的建议下,床头牌换上了象征生命力的花朵,护理人员的白大褂换成了粉红浅绿的工作服,老人的床单、被褥则换成了彩色。一位叫许金囡的老人后来拉着曹道云的手说,现在的房间叫人心里舒服多了。
  
  为区域内的老人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曹道云不断寻求工作方法上的新突破。一个打造“10分钟为老服务圈”的计划在他的建议下渐渐成形并付诸实施。按曹道云的想法,“一些困难老人家里没有浴室,冬天冷了可以来养老院洗澡;养老院还会定期给服务圈内老人提供体检、旅游等各种项目。”
  
  关注民情,为民解忧,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着以民为本的思想:杨浦区全区推广“一线工作法”,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知民情,情况了解在一线;解民忧,问题解决在一线;暖民心,感情交融在一线;听民意,民主决策在一线”。在徐汇区,每个街道都收到了一本记录有居民区党组织工作方法的“宝典”。记者翻阅后获知,这是徐汇区各街道基层党组织在总结群众工作经验后的结晶之作。通过发放“宝典”,单个街道摸索出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得以迅速在全区推广,全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实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