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规划大师云集申城 上海世博会集聚世界智慧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53

  上海世博局有关人士在4月14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披露,上海世博会将按照“既有创新、又可操作;满足功能、体现特色”的要求,集思广益,对世博园区的规划红线范围作适当调整。从4月15日开始,来自海内外的150多名规划设计界人士,将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就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设计问题发表各自的高见。
  目前,上海已组织有关专家咨询力量和专业管理部门,对世博园区规划建设涉及的红线范围、规划布局、建筑风貌、内外交通、地下空间和后续利用等重大问题,以研究课题的形式,着手进行深化、细化和优化。调整后的方案,将实现“三个有利”:有利于优化场馆及配套设施区规划布局,使场馆区出入口、进出通道、配套设施区的布置更为畅通、舒展;有利于推进中心城改造和控制动迁规模;有利于加快浦江两岸开发和改善周边景观。
  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世博会规划设计已有初步设想,这次研讨会将对初步方案进行深化。专家们的话题将涉及“世博园区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布”、“标志性建筑及建筑风貌”、“世博园区场地内外的交通组织”、“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世博场地和场馆的后继利用”等五大课题。
  
世博会规划设计初步设想
  
先进性:涵盖着一种先进的理念,比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数字化城市、园林城市、智能化城市等
  独特性:包含着中国情结,反映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世博会建筑群或标志性建筑尤其要突出此性
  整体性:与上海城市整体风格相融综合性:印证发展城市和改造旧城区的综合思考
  科学性:按照科学、民主、规范的程序,确保世博会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世博局细解“世博热点”
  在世博会的筹备工作中,规划设计无疑是最吸引眼球的话题。世博园范围有多大?标志性建筑究竟啥模样?交通问题怎么解决?在昨天的有关新闻通气会上,上海世博局就上述问题一一作答。
  
世博园面积逾5平方公里
  
划在世博园规划红线内的范围究竟有多大?上海世博局有关人士昨天首次披露:5个多平方公里。但他同时表示,在红线外,还有1个多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区域,其中的一些高层建筑,也要考虑与世博会风格相协调。
  据透露,新规划将吸收申博规划方案的合理部分,但在具体范围上肯定会有所调整。上海世博局有关人士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调整的必要性。以前的规划,将园区范围定在卢浦大桥和南浦大桥之间,但宝钢集团所属的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恰恰位于卢浦大桥东、西两侧,如果这个钢铁厂的一半用作世博园区,另一半还在生产,显然不合情理。这就要求世博规划范围作出微调。据透露,与这个钢厂犬牙交错的地区,也将纳入世博规划统一考虑。最终的世博规划设计,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浮出水面。在明年年中向国际展览局递交的注册报告中,这个规划设计方案将成为重要内容。
  
标志性建筑尚无定论
  申博规划中的花桥,曾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新的规划中,它还会成为标志性建筑吗?对于这个问题,世博局的回答是,对原来的申博规划,还要进行深入研究。在这次研讨会上,人们将看到更多更精彩的标志性建筑方案。至于这标志性建筑是一群建筑物,还是单个建筑物,现在并没有定论。
  
5条轨道交通连接世博园
  根据目前的预测,世博会召开期间,在183天时间里,将有7000万人次造访世博园。这么多人如何进得来,流得动,出得去?交通组织已然成为世博规划设计的热点,也是难点。
  世博局有关人士透露,预计届时日均客流是50万至60万人,高峰日参展人数将达到80万。有关部门已经开始筹划如何疏导这么多的人流。据透露,届时,将有5条轨道交通线连接世博园区,每条线列车的运行间隔将控制在2.5分钟以内。这五条轨道交通分别是:M4线、M5线、M7线、M8线、L4线。同时,还将增加集观光与交通功能于一体的水上通道,以疏导世博会期间的庞大客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