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韩正中法研讨会指出:形成三种资本融合新格局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03

  由法中委员会、中国贸易促进会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法经济研讨会4月13日在上海四季酒店举行,韩正市长在研讨会前会见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法国前总统、欧盟制宪会议主席德斯坦,他对德斯坦来上海访问表示热烈欢迎,并赞扬他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法友谊和经济合作。韩正说,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要学习世界上所有成功城市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上海的实际情况,长期努力,不懈奋斗。法中委员会主席克斯勒和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平参加了会见。
  随后,德斯坦、克斯勒、韩正和于平一起出席了第十届中法经济研讨会并致辞。中法经济研讨会从1995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今年是第二次在上海举行。
  韩正说,近年来上海与法国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去年上海与法国的进出口总额近40亿美元,法国在上海的直接投资项目已有240多个,合同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在欧盟15国中居第四位。
  韩正指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与相互结合”也是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这些年的改革探索,上海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上升到35.8%。今后,我们将按照中央的要求,紧密结合上海实际,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国有资本、境外资本、民间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当然,上海在发展中也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上海要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就业和再就业、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国有企业改革等制约上海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全面、持续的发展。
  作为一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德斯坦在致辞时首先用中文说,欢迎各位前来参加第十届中法经济研讨会,这是第二次在上海举行经济研讨会。
  德斯坦说,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关系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如何合作,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些问题是法国和中国都要思考、解决的。针对现在的一些矛盾,他提出,私有化难道是唯一选择的出路吗?还有没有其他替代的方案?德斯坦认为,法国、欧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有些方法在法国可以做,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
  法中委员会主席克斯勒介绍了法国在处理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关系时的一些做法,他们在航空、航天、出版、汽车制造等领域发展混合经济获得了成功。他指出,要处理好四个关系:1.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是有竞争的,但必须是创新性的,而不能是毁灭性的;2.国有和私营企业的规模不同,要做到规模优化,实现互补;3.两种企业之间要交流、合作,尤其在金融、技术等领域;4.寻找独特的办法,把社会公正和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他认为,法中双方可以互相借鉴各自的成功经验。
  上海市国资委有关人士介绍了上海推进国有资产改革的做法,截至去年底上海国有资产的规模达到6000亿人民币,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国有资产的布局和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形成了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格局。国有资产和外资、民营资本有机对接,华源集团控股上海医药集团、法国威望迪参股上海水务公司、美国花旗银行入股上海浦发银行都是成功的案例。他披露,今后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将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功能转型相结合。最近上海百联集团、锦江集团的重组,以及电气集团在产权市场上吸引民间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今后还要探索多种途径、多种模式对国资控股公司进行重组,有的实行整体上市,有的实行属地化,形成国资“流得动,调得动”,与各类社会资本联动的格局。
  4月13日下午,法国威望迪、空中客车、安盟保险、巴黎银行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市电信公司、复星实业股份、和平汽车、中国均瑶集团、上海航空公司等中法企业界、政府部门的人士就有关议题进行热烈的研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