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国宾车队――锦江外事汽车公司“凝聚力工程”建设纪实
参加《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的人们至今难忘:9月17日傍晚,夕阳映照下,70辆宝马车排成整齐的车队,围绕金茂大厦呈“8”字形行驶,气势蔚为壮观。而更令人惊叹的是,漂亮的车队循环行进,以最快的速度,分毫未差地把贵宾们分别送到了国际会议中心和香格里拉酒店。中外贵宾感叹:“一流的车手,创造了顶级服务水准。”这个优秀的国宾车队,来自锦江国际集团的锦江外事汽车公司。
每年上百次的外事接待,从未有过差池,收获的都是荣誉―――国宾车手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为了上海形象,为了企业荣誉,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执着的信念、不懈的追求,源于一个坚强的党员核心,源于党组织的凝聚力。
凝聚力=支撑力
“团队要有凝聚力,首先需要一个核心。我们的核心就是244名党员。”锦江外事汽车公司党委书记沈正东这样告诉记者。
在重大国宾接待任务中,车队党支部都将党员安排在最重要的岗位上。APEC会议期间,40多位部长40多辆专车的主车手全部由党员担任。为加拿大外交部长开车的徐进,主动把婚期推迟到会后。美国总统车队驾驶员廉华的父亲患脑癌住院,他顾不上回家一趟。任新加坡车队领队的梅益贵,在执行任务中,突然接到岳父和父亲双双病危的通知,他强忍泪水,用电话向家人作安排,自己始终未离开过现场。
凝聚力=生产力
每年新春,国宾一车队每个职工家里都能收到一封车队党政工联名寄来的慰问信,对职工和家属为车队一年来国宾接待任务的完成所作的贡献及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了解人、关心人,才能凝聚人。时时刻刻让职工感受,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当所有员工都把企业当成家,企业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去年,六车队驾驶员何增荣可谓祸不单行,其妻患恶性肿瘤开刀仅一个星期,他又被查出患有舌癌,全家六神无主,连到医院联系治疗的人也没有。车队领导知道后,及时帮他联系住进了医院,动了手术。在何师傅住院十天里,车队干部天天前去看望,有时一天去两三次,被病友称为“家庭式的关怀”。
在锦江外事汽车公司,凝聚力已转化为生产力。稳定的长包车业务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所有职工,无论驾驶员还是调度员,都在日常生活中留个心眼,为企业发展长包车业务。调度长耿忠忠利用休息天几乎跑遍了全上海的外资企业,满腔热情感动了客户,最多时,他一个月中就开发了10多辆长包车业务。如今,锦江外事汽车公司的长包车业务量在沪上同行中首屈一指。
凝聚力=竞争力
在上海的外事包车市场上,锦江外事汽车公司的报价是最高的。但是,奇怪的是,越来越多的客户青睐“锦江”。“所有职工都珍惜‘锦江’品牌,用心做到最好―――这就是我们的秘诀。”沈正东告诉记者,团队的凝聚力其实也是企业的竞争力。
在锦江外事汽车公司,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许多老同志原来英语基础较差,他们在公司组织培训的基础上,请自己的子女做老师,苦练过关。目前,公司的中高星级驾驶员已达到公司营运驾驶员的四分之一。
员工都以“锦江人”为自豪,这是锦江外事汽车公司竞争力的保障。本市某汽车大公司放出口风,凡锦江五星级驾驶员来我公司,每月加奖1000元,四星级驾驶员来,每月加奖500元。然而,无一个星级驾驶员因此而跳槽。在APEC任务中,负责美国团用车的国宾车队长周勇荣,以其出色的组织才能和丰富的接待经验引起了同行的关注。本市某大公司找到了周勇荣,表示愿以年薪12万并配备一辆公务车的待遇聘请他去该公司组建一个礼宾车队,被小周当场回绝。为什么?所有职工们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在锦江,有我施展才华舞台,有配合我完成重大任务的同事;如果离开了锦江,我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