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公交“母婴车”便民服务20年
20世纪80年代,“母婴车”的出现曾在市民中引起过很大的反响。20年后的今天,在途经边远新村小区和学校比较集中的45条公交线路上,仍有“母婴―中小学生班车”的足迹。公交还通过延伸、调整走向等方式,增开了多条学生班车专线,改善了松江大学城、南汇高教园区、交通大学分校等地区的出行条件。“母婴-学生班车”,已成为传播城市精神文明的流动窗口。
1983年6月1日,申城街头出现了怀抱婴儿专车也就是俗称的“母婴车”,日均行驶近200个班次,一时还形成了“母婴车”专线网络。“母婴车”的开辟,为上下班挤车犯愁的抱婴儿妇女带来了福音。昔日乘坐“母婴车”长大的婴儿如今都已风华正茂。今年刚满20岁的一位交通大学在读生,至今对自己儿时乘坐“母婴车”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对“母婴车”的延伸服务感到高兴。“20年前‘母婴车’将我送进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后学生班车把我送往小学、中学、高中,上大学了公交又为我们开通了从莘庄地铁南广场至交通大学分校的学生专车,我是上海‘母婴―学生班车’的最大的受益者。”
曾在71路担任了五年“母婴车”售票员的盛品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也感触颇深:“在担任母婴车售票员的日子里,因车辆是定时间、定班次、定司售人员,每天有固定的乘客,我们与乘客之间结下了深厚友谊,至今与一些老乘客还有联系。”随着公交乘车难矛盾得到明显的改善,“母婴车”承担的历史使命相继完成。
近年来,大批市民动迁到边远新村小区,大量中小学生仍在原地学校读书学习,时常因车辆拥挤而下不了车,耽误了上课的时间。为改善学生的乘车条件,49路10多年来坚持为学生献爱心,将过去的母婴车演变成母婴―中小学生班车,助老助残的“爱心”专车,给沿途上学的中小学生和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乘客带来了方便。
大众三汽公司自1998年9月1日向社会公开承诺在45、62、63、69、112、117、224、706、708、717路等线路上开通“母婴―中小学生班车”,受到乘客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