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非典”挡不住上海化工区建设的脚步,迄今为止,上海化工区的建设没有因为“非典”而停过一天工,上海化工区的外籍专家也没有一位因为“非典”而离开过上海。BP、拜耳、巴斯夫、亨斯曼等大投资公司的主体项目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化工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5月19日,上海化工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化工区管委会、化工区发展有限公司从市区搬到了漕泾上海化工区现场办公,上海化工区管理中心暨“一门式”受理处启用。
站在上海化工区的坚实大堤上,只见一座长桥伸向波涛汹涌的杭州湾,一门起重能力达600吨的起重机,已经屹立在码头的尽头。上海孚宝港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瑞德向记者介绍说,到明年5月1日,上海化工区从5000吨到2.5万吨的6个泊位将全部竣工。回首望去,中外合资的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地上,35台打桩机一字排开长达数公里,2000多名员工正在紧张地打桩作业,场面壮观。
上海赛科公司总经理苏高桐对上海化工区的建设充满信心,他说,事实上,“非典”一点也没有影响工程的建设进程。现在,人们越来越了解,中国政府对防治“非典”做得很好,上海市对“非典”的控制得力。
化工区管委会主任、化工区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阮延华说,目前,化工区内“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已基本竣工。今年将争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在8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0多亿元。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圣坤、上海市副市长唐登杰、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和市工业党委书记吴明为上海化工区管理中心暨“一门式”受理处启用揭牌。唐登杰在讲话中要求化工区本着“加快建设、加紧开发、加大招商、加强协调”的原则,向着建设成为“工艺先进、生态和谐、效益领先、国际一流”的石化基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