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29日,记者从市交巡警总队获悉,上海市将逐渐减少摩托车的数量,直至摩托车退出上海的交通舞台。从今天起,警方开始在上海部分地区全天限制摩托车行驶。目前,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尽快使上海居民拥有的沪A、沪B两轮摩托车牌证,在车主自愿的情况下,转换为小汽车牌证。
近年来,上海道路交通正在向交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上海城市交通白皮书》也已确立了“逐步减少摩托车,对摩托车实行区域控制,加强摩托车管理”的原则。因此,这次摩托车专项治理工作实际是贯彻落实“白皮书”的一项具体举措,将为上海城市道路交通在近期和远期最大限度发挥公共交通的效能,最大限度地优化上海城市道路交通结构,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打下基础。
三大原因禁摩托
29日,市交巡警总队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上海市部分地区开始全天禁止摩托车行驶,主要是出于摩托车肇事严重等三方面原因。
交通事故肇事杀手
据统计,去年上海交通肇事中,摩托车负半责以上的交通事故有2265起,造成237人死亡,2389人受伤,成为交通事故的一大肇事杀手。同时,摩托车非法营运载客、“飞车抢夺”等也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给市民在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而摩托车所造成的废气和噪声污染,也影响了城市环境和市民健康。
严重损耗路面资源
目前,上海的摩托车已达78.9万辆,其中轻便摩托车为50万辆。摩托车虽约占机动车总量的55%,但仅承担了每天出行量的2.1%左右。这种对个体也许便捷,但对整体而言非常低效的交通工具,已经严重地损耗了十分有限的路网资源。
为城市道路发展打基础
衡量一个城市交通的便捷性,不仅仅由个体交通的便捷性来表现,更应由大众化的公共交通来体现。摩托车无序发展所显现出的弊端已在中外许多城市得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