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福建人 访问量:160

从居民需求出发改善小区环境 650个非机动车位变1600个

记者 周楠 通讯员 龙钢
  “现在楼道里没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现象也没有了,让人安心很多。”家住江杨南路55弄12号楼的居民徐君燕告诉记者。
  小区非机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楼道充电等影响社区安全的现象,存在多年且常常前脚整治后脚又出现。如何根治?据了解,虹口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以来,江湾镇街道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从源头整治入手,推动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让居民的非机动车“有家可归、有电可充”,不仅缓解了非机动车乱停放、无处充电的矛盾,还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江湾镇街道江杨家园小区是大型高层住宅小区,有1610户居民,而非机动车车位仅有650个,远远无法满足居民1600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需求。场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宏富说,原先小区绿化带和车棚内摆放了大量长期无人使用、落满灰尘的“僵尸车”,有些居民还私拉私接电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更有甚者在楼道里、门厅内充电,不仅影响小区的环境面貌,更造成安全隐患。
  场中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联合物业、业委会积极商讨解决非机动车停车难、充电难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方案,结合街道“益港湾”家园自治微公益项目,经有关部门和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人员现场进行论证和布局,形成方案进行公示。方案决定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对排摸出的100余辆“僵尸车”进行处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通过“社区云”、黑板报、楼组微信群等多形式、多途径进行宣传,居民则“断舍离”,主动将“僵尸车”清理出车棚、楼道、绿化带。第一次活动当天就有60多辆“僵尸车”主人参加以物换物活动,兑换了相应的物品。
  随后,业委会拿出公益性收入51万元,开始对小区的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将一些原本废弃的场地进行修整,统一安装充电点,新增12个充电点,非机动车停车位也相应地增加到了1600个,满足了居民有序停车和充电的需求。“整个整治期间,小区没有出现一起投诉事件。”钱宏富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