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福建人 访问量:304

宝钢绿色转型取得两大创新进展 建成全球首条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无取向硅钢产线,国内首个低碳排放汽车板开启量产

记者 吴丹璐
  3月底,宝钢先后发布了两则影响钢铁行业的消息,一则是建成全球首条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无取向硅钢产线,另一则是国内首个低碳排放汽车板开启量产。
  一直以来,汽车板和硅钢是宝钢的两大拳头产品,此番接连发布新消息,宝钢释放出明显转型信号。
  明确低碳钢产品技术路径
  两则消息,一个涉及产线结构优化,一个涉及低碳排放汽车板量产,两者都是创新转型的成果。
  3月24日,宝钢股份宣布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这一新建产线生产的产品正是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材料。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要最高等级的无取向硅钢材料,虽然市面上无取向硅钢产品技术已经成熟,但有能力大批量稳定生产高牌号产品的企业较少,全球高端无取向硅钢产品供应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为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宝钢近年来主动优化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
  这条新建成的产线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供货,预计每年可生产50万吨顶级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为约400万辆新能源汽车提供用材,每年可间接减少碳排放360万吨。
  随后的3月27日,宝钢与北京奔驰共同打造的低碳排放汽车板产品量产供货,这是国内首个量产低碳排放汽车板产品。去年11月,宝钢与北京奔驰签署《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明确了提供低碳排放产品的技术路径和标准,成为国内首家向车企提供具有明确减碳值产品的钢企。
  宝钢方面表示,经宝钢产品碳管理专业团队初步核算,此次量产供货的电镀锌低碳钢较原零件非减碳路径生产的钢卷减碳超过30%,且钢卷质量等关键指标全部满足目标零件的钢材出厂要求。根据此前签署的备忘录,从2026年起,借助氢基竖炉—电炉的技术路径,宝钢提供的车辆用钢碳排放将逐步降低50%—80%,此后还将进一步提供减碳95%的“绿钢”。
  根据2021年底宝钢股份公开的信息,当时宝钢硅钢销量占总体比例为7%—8%,冷轧汽车板销量占总体比例为19%—20%。
  提前布局正收获成果
  受疫情和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影响,近两年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钢铁行业逐渐进入下行周期。尤其自去年年末以来,铁矿石价格大涨,给钢铁行业带来了新一轮原材料上涨的成本冲击。
  降本提效和转型突破正成为钢铁行业发展的共识。“处在下行周期中的钢铁行业需采取短期控节奏、中期调结构以及长期变格局等措施来应对钢铁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中国冶金规划研究院总设计师王定洪在近日召开的2023年中国钢铁物流高峰论坛上说。
  坚定不移推动产品质量提升,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是宝钢提供给行业的破局思路之一。在宝钢硅钢事业部,记者听到一种新奇的说法——“炼钢如酿酒”。这是因为硅钢的制造工艺复杂,尤其是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更是“精细活”,不仅需要技术上反复模拟计算,还必须要通过现场反复实验调试才能找到稳定可行的冶金方案。整个过程就如同酿酒一般,越高品质的酒,制作工序和标准就越严苛。
  宝钢此次拿出的众多产品是提前布局的成果。无取向硅钢产品结构优化项目最早在2019年对外公布,2020年12月开工建设,是宝钢近两年来最主要的投资项目之一。宝钢方面表示,项目投产后,宝钢股份硅钢产品年产量将达到400万吨,其中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并有部分产品出口海外市场。
  同样,在低碳冶金方面宝钢也走在全国前列。自“十三五”时期,宝钢便开始对低碳冶金技术的探索。目前宝钢股份正在湛江钢铁基地建设一条百万吨级的氢基竖炉机组,目前炉壳安装完毕,进入炉顶结构安装高峰期,预计2023年底可建成投产。同时宝钢还在推进千立方米级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的商业化建设,多管齐下推动产品绿色化转型。根据公开信息,2025年宝钢净零碳汽车板产线将全线贯通,公司净零碳工艺相比长流程工艺可减少碳排放约90%。
  市场的变化是冲击也是机遇。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低碳化发展方向明确,宝钢主动调整产品思路,既顺应了下游市场发展的需求,也为自身开拓了更多市场空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