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车指南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福建人 访问量:207

长宁区今年“抠”出340个停车位



  停车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难题。长宁区想方设法“抠”车位,利用通道、桥荫桥孔、小区内部空间调整和错时停车等办法,今年预计可新增约340个停车泊位。记者今天从长宁区建交委获悉,明年他们将进一步梳理可用公共资源,选择合适地块新建立体车库,并支持社区单位增扩建停车设施,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家住新华路211弄的陈先生自从买了辆新车,每天下班都像“打仗”,以最快的速度开回家找车位。尽管如此,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如愿。这条“外国弄堂”里不仅有400多户居民,还有近10家企事业单位,少说也有200来辆汽车。可老式弄堂道路狭窄,空间逼仄,相向的两辆小车无法交会。“为了抢车位,有一个晚上,弄堂的角角落落一下子冒出5个地桩锁,如此一来,停车难矛盾更加突出了。”新华居委会书记方艳玲说。

  在征得绝大多数居民同意后,社区决定拓宽道路,对小区道路的绿化布局稍作调整。绿化面积没有缩小,拓出40厘米宽度后,却可以做到“停一辆通行一辆”。在新华街道和居委的支持下,这条弄堂也由居民自己管起来:合理利用现有空间统一划线,固定车位,现有车辆的住户一户一车;优化道路管理,按照弄堂两个出口的“U”字形结构,实行机动车单行道,一个进一个出;一家单位近10个车位在晚上辟为机动车位,专供晚上走亲访友的车辆停放。这样见缝插针优化配置,整条弄堂多出了20多个车位,基本可以满足弄堂居民和单位停车需求。

  除了自身挖潜,长宁区建交委还与街道、居委联系了周边社区单位,“手拉手”错时停车,盘活停车资源。白天,“外国弄堂”有富裕停车位,附近的影城、邮局、长发集团等车位吃紧的单位就可以停进来;到了晚上,东华大学科技园区、联东物业、梅安小区腾出来的空位又让“外国弄堂”的20多辆车有了位置。

  长宁区建交委还在中山公园轨交站的桥荫桥孔等地新开发了71个车位;位于虹桥路的中山广场小区开发商配合相关部门缓解停车难,开放了全部地下车库,今后还有望与周边小区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错时停车”的空间资源在不断减少。长宁区建交委副主任曾伟明告诉记者,明年他们将重点关注增建、扩建立体停车库,并从政策、资金上支持社区单位改造停车设施;同时尝试已建绿地下增设停车库,支持学校利用操场地下空间等增加停车设施。

相关阅读